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吕氏春秋·序意》
不韦乃集儒者(原讹作书字)使著其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合十余万言。……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杨雄相表里也。
——高诱
《史记》中有载:公元前239年,即秦王嬴政八年的一天,秦国首都的城门特别热闹,人如潮涌,大家在看什么呢?原来城门楼上挂满了成片的写满文章的竹简,城门口上贴的告示说,如果有谁能够将此书增或删一个字,就赏赐给他千金。然而一连好几天过去了,仍没有人能够得到这千金。难道这部书真的就这么完美无缺吗?其实不然,这部书的作者是当时身为秦国“仲父”的相国吕不韦,谁还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呢?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而这部无价宝书就是《吕氏春秋》。
吕不韦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战国末期的卫国人,出身商贾。然而他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他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敏感性,他在赵国都城邯郸经商时,发现质于赵国的秦贵族子楚有回秦国继承王位的可能,“奇货可居”。于是决心进行政治投机,出谋划策并出资支持子楚取得王位继承权。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感于吕不韦之恩任其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洛阳10万户,自此他的买卖可谓获得了极高的回报。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太子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立为王,吕不韦做相国,号称“仲父”,一时权倾朝野。当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能够招聚宾客而闻名天下,吕不韦也开始招揽天下贤士,厚待之,宾客竟达到3千多人。他让这些宾客将自己的所学所闻记录下来,然后汇聚在一起,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总共二十余万字,冠名为《吕氏春秋》,也叫《吕览》。后来因为他与太后有染,遭嬴政罢黜,被发配蜀地后引鸩自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