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 流年沉浮 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返京以后,杨绛回到研究所上班。经历了下乡锻炼,重又为人师表,她依旧循循善诱地指导青年研究人员的翻译工作。据董衡巽撰文回忆,他“一直想向杨绛先生学点翻译的本事”。那时,董衡巽试译了一篇英国小说家萨基的短篇小说《开着的窗门》(The Open Window),去向杨绛求教。

杨绛二话没说,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她很快就看完了,立即找董衡巽谈话。她头一句话是问:

“你是不是朱光潜先生的高才生?”

董氏嘴上说“不是,不是”。心里不无得意,等着表扬。

他拿过译稿一看,脸刷地红了起来。只见译稿上面打了十几个问号。他一下子懵了,心想自己译得非常用心,怎么会有这么多错?

杨绛问董衡巽:“你是怎么翻译的?”

“我是这样翻译的:头一遍对着原文边查字典边译,译得很慢,第二遍润色中文,速度就快了,最后誊清,誊的时候再改中文。”答道。

“你这个方法不对,你译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应该更加严格对照原文,看译文是不是符合原文,有没有走样。”

董衡巽说:“我知道了。”

回家以后,董衡巽仔细琢磨杨绛打问号的字句,发现自己错误分两类。第一类是原文把握不住,摸不透含蓄语词的真意,或者看不出字句尖新之处,这也许是英语水平问题;第二类属于态度问题:自己心里偏爱某个词,不管同原文贴切到什么程度,便擅用了,还有,原文细微的地方,照顾不过来,来一个简化处理,企图马虎过去。

董衡巽非常感激杨绛老师的帮助,他说过,我“所犯的错误可能是学者的通病,但杨先生这次谈话给我上了一堂端正态度的启蒙课。我头一次感到翻译是一件难事,这难首先难在态度。即使属于水平方面的问题,如果竭尽全力反复琢磨,也会减少一点错误。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认真的翻译和不认真的翻译,对于同一个译者来说,效果的差别会是惊人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杨绛身边亲受馨欬的青年,远不止董氏一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