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7章 人事与人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但是经济上的好转并不一定会带来军事上的进步,如历史上的辽与北宋、金与南宋,经济强大而又无相应武备,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另一个极端也会出现,强盛的国家,只要一个内乱,表面的强大可能瞬间就分崩离析,如盛唐时的“安史之乱”和后世苏联的解体等。

在奉系内部,已经渐渐成为张作霖一人说了算的局面。

政治上,王永江等文治派都是或张作霖、或张汉卿,或父子两人合力举荐重用的,因此对张氏父子忠诚不二;军事上,奉军已编成的6个师中,张汉卿独居其二,张作霖控制精锐的27、28两师,吴俊升和张景惠各得其一并都对老张表示效忠,而且各军的后勤、装备都控制在老小张之手。所以在大势上,老张的地位不可动摇。

但是不表示他们内部无纷争。

随着羽翼渐丰,吴俊升已经不满意于只做一个“虚名”的奉军副总司令兼师长了。不过慑于老张的威严,他不敢有所表露,却采取了曲线救国的路子。

他打起了张汉卿的主意:不但在平时对张汉卿的动作大力支持,还鼓吹在全东北采取人民党的领导体制。这固然很合张汉卿之意,但也知道这个提法在目前还不适宜。不过投桃报李,他也想让老吴动一动了,因为这个时候有了机会。

鲍贵卿虽然是张作霖的儿女亲家,但作为老资格的民国人物,他渐渐不甘于吉林督军这个有名无实的位置了:军权尽在张作霖之手,行政上又不得伸手。

日本方面和中|央段祺瑞忌于张作霖权力之大,都有意延揽鲍贵卿以分化奉系,他们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让吉省自立门户的主意。先是段祺瑞代表中|央与张作霖“协商”,欲提升鲍贵卿为“东三省巡阅副使”兼吉林督军,以“稍减张使之碌”,私底下日本人也与鲍商讨,要派出一些军事人员赴吉林边防军中充作“顾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