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因为四面楚歌的国际环境,苏俄政|府迫切希望打开东方大国中国的大门,毕竟中苏边境漫长、受欺凌的身份感同身受,抱团取暖是身陷严寒之人的本能反应。但是由于北洋政|府中|央一直以先解决交还库(伦)、恰(克图)问题为基准、再行开议中俄关系之会议为原则,因此苏俄远东代表优林来北京协商无果,旋到沈阳和张作霖商量。

这件事在正史上由于优林提出的5个条件都为中|央及地方所不能接受而罢。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张汉卿极力促成东三省和苏俄的和平。所以当优林来沈阳后,只比正史多会见了一个人,但却得到了多米诺骨效应。

这个人即是张汉卿。

优林仍然固执地提出5个看起来不能接受的条件:《中俄蒙条约》依然有效;俄国派兵500名长驻库伦(注:即今之乌兰巴托);与独|立有关的蒙古人概不追究;中国赔偿俄国出兵库伦的兵费600万;中东铁路由两国派兵共同保护。

归纳起来这五条其实只有两个意思:俄国在蒙古的利益要维持、俄国在中东路的利益要满足。

看来苏俄的经济确实受到了影响,以至于其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可以带来丰厚利益的中东路,但是继续分裂蒙古的企图竟然仍不死心,浑不在乎其自己尚处在三面包围之中。有时张汉卿也想,这就是老|毛子野心不与别人相同的地方:一个字“狠!”

可是张汉卿是整个中国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的“知苏”派。他的“知”不但了解其政权从诞生到灭亡整个的来龙去脉,还无比清楚地知道此时苏联面临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危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