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文学青年眼里,我或许是个“成功者”。
由此常有人请教如何写作,更有人直接将稿子寄来,希望我推荐相关的出版机构。我确曾帮助过几个人,找到认识的编辑,希望他们认真看稿后给作者“回音”(当今大多数出版社都有“恕不退稿”的声明)。印象中这类辛苦基本没有理想结果,稿子很少被出版社或刊物采用。
后来再遇到这类“请求”,我通常会婉言谢绝。
但在谢绝时心里多少会有不安,觉得辜负了对方。人家信任你,以为你和出版社有“不错的关系”,你不过是不愿帮忙而已。
近日又收到一封信,说自己“经二十二年研究,十五年写作,著成一书:共八十三回、六十余万字。为了完成这部书,翻阅收集资料之巨,连自己也数不清了;所付出之艰辛,泣血难以言表……”
面对这样的信,我颇有些为难,不知怎样回复才能不伤害对方。
这些年我出过不少书,也有几位编辑朋友。但所谓朋友,平日并无来往,只是写好稿子先想到给他们看看而已。我认识的编辑都很敬业,编发好稿的愿望并不比作家写好作品的愿望低,“抓”到一部好稿,其兴奋不亚于作家。在我的经验中,名家投稿一般不会“漏读”,如果可用会尽早出版。这是名家唯一占便宜的地方。但我的书也常有辗转数家才获得出版机会的。当然,还有写好了的稿子放在案头至今不能出版的。
这样说,有人可能不信,觉得故弄玄虚。
中国目前的出版业已基本市场化了,出版社欢迎的是那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好的作品。经济效益自然指能不能赚钱,对社会效益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理解,但底线是不能给出版社惹来麻烦,符合主流方向最好。我的《夜与昼》《衰与荣》在出版前就曾与编辑部多次沟通讨论,《衰与荣》更险些被“枪毙”。其中有一种意见,觉得作品“对黑暗面描写过多”,“会带来负面社会影响”,编辑部是“捏着一把汗”出版的。所幸并未有任何麻烦出现,自然是皆大欢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