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边地”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 2.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法显传》中多次提到“中国”,梵文原意是指任何东西的中央、中部,地理上用来指称北从喜马拉雅山、南到文迪亚山脉间的恒河中流的广大地区,我国史籍中一般称之为“中天竺”。“中国”以外的地区,则被称为“边地”。法显用“中国”、“边地”这两个词,生动地反映了古印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地理观念。唐朝高僧道宣所著《释迦方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印度人的地理观念。

中天竺之所以自称为“中国”,是因为“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平也”。黄河流域的中国,则被古印度人称为“振旦”。

《释迦方志》卷二《统摄篇》记载了古印度人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世界是由苏迷卢山和四大洲组成。苏迷卢山一名须弥山,地处大海之中,半出海上八万由旬,日月围绕着苏迷卢山山腰回转。苏迷卢山之外的海中,分布着四大洲:东洲名毗提诃(即胜身),南洲为赡部,西洲名瞿陀尼(即牛货),北洲名拘卢(一作俱卢)。四大洲一称“四有”,它们形似荷花的花瓣,围绕在苏米卢山周围。

释迦所居之中天竺国位于赡部洲之中。赡部洲在苏迷山(即苏迷卢山)以南的大海中,东西24万里,南北28万里。中天竺的四至为:“东至振旦国五万八千里(振旦即神州之号也。彼人目之),南至金地国五万八千里,西至阿拘遮国五万八千里,北至小香山阿耨达池五万八千里。”在赡部洲的中央,“有一大池,名阿那陀答多,唐言无热恼也,即经所谓阿耨达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居山顶上,非凡所至,池周八百里,四岸宝饰。”显然,古印度人已经认识到地处中亚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屋脊。“故此一池分出四河,各随地势而注一海。故葱岭以东水注东海,达嚫以南水注南海,雪山以西水注西海,大秦以北水注北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