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力
藏书数十万册、在天津专门拥有一幢“西苑书楼”的韦力,堪称国内收藏界的传奇人物,这从别人送他的“民间藏书第一人”称号就可见一斑,甚至坊间还流传着以他的收藏生涯为蓝本的纪实小说。然而对此类声名荣誉,他是敬谢不敏的,在韦力看来,前辈藏书的高度不可企及,收书三十年,他只是从一己爱好出发,努力为传统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三十年来古书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说古书放开销售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您是在那个时候步入古书收藏领域的吗?当年主要从什么渠道购书、书价又是如何?
韦力:我大概从八几年开始买古书,最初主要是在古籍书店。1950年到1957年搞公私合营,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国营的古书店。1957年之后,各地就把私人经营古书店的那些书商集中地并入公家。当初是把每个城市并为一家,北京的两百多家古书店并成中国书店,上海的一百多家并成博古斋。到了“文革”时期,古书私人不再藏,也没人买,当时有规定,所有文物类的东西,被抄家的、没收的,文物部分都归了文物商店,古书和碑帖都归了古籍书店。古籍书店积累了大量的古书卖不出去,因为当时买古书的地方只有各大图书馆,但重复的不要,还有一些国内重要的领导干部也买一些,数量也不多。这些书好的部分都归了图书馆,中低档的没人要。一直到1981年到1983年之间,北京开始搞古籍书市。1981年第一届卖得少,有影响力的主要是1983年那一届,在琉璃厂一个叫海王村公园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用大卡车把书拉过来,拉了二十多卡车,跟垃圾似的往院子里一倒,堆在一起。当时我人在场,起先那儿拉着线不让进,一到时间大家拼命往里冲,开始乱抢。书不分什么种类,一律五毛一本,全是线装书。很多人就一抱一抱地从地上往身上抱,谁抱起来了就是谁的。还有的人往书堆上一趴,扒拉到身子底下的都归自己,然后再坐下来慢慢挑,不要的扔出去。这个时候古书还没有市场的概念,买书大家尽挑自己喜欢的,版本意识也就一些老传统的人,像黄裳先生那一代的老先生还有。经历过“文革”,市场是完全没有的,古书涨到今天的价格,在那个时代完全无法想象,现在古书的价格已是那时的几百倍。大家得知古籍书市的消息,都很激动,因为好久没有买过古书了,我记得第一次买了一百七十一块钱,那会儿我还是个中学生,攒了半年的钱。我父亲的工资当时是比较高的,每个月一百三十六元。家里其实不让买书,认为做学生就该好好学习,买古书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这些钱都是连蒙带骗攒下的,中午不回家吃饭,对家里说中午吃不饱,或者说学校又要交什么费,多要一点钱。五毛一本书,我买了四大捆,几百本。那会儿也没打的的概念,就先背到公共汽车站,然后坐车回家。其实这些书按今天的眼光看,大部分都是垃圾,当时买只是喜欢,觉得凡是古书就是好书。今天看来,好书和古书是两个概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