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 深情 1、年在桑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通常情况下,情与智好像水火不容——情浓则智弱,多智便寡情。魏晋名士却既长于思又深于情,王弼还为情理兼胜进行哲学辩护:“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王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

因为有了逻辑理性,人才不同于动物;假如只有逻辑理性,人就可能等同于机器——今天大型计算机在逻辑推理上甚至超过了人。过度理性不仅让人成为冷冰冰的动物,而且让人的生命力竭尽干枯;唯有深情才能使我们体验到人生的大喜与大悲,才能使我们走进存在的深度,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生命卑微与崇高,领略人生的丑恶与壮丽。

当王伯舆登上江苏茅山,悲痛欲绝地哭喊“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当“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世说新语·任诞》),魏晋名士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开心地笑过,我们悲伤地哭过,我们真诚地爱过,我们本真地活过……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世说新语·言语》

王、谢两家是东晋最显赫的士族,是东晋前中期政治经济的主宰者和垄断者。谢安的胸襟气量一向为人称道,时人认为他“足以镇安朝野”。在淝水之战前后,他那副镇定自若的神情,使人觉得天塌下来有他来顶,人世间任何变故都难以扰乱他内心的宁静。

可是,这则小品中的谢安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他是那样多情,也是那样容易动情。与朋友聚散别离是人生常态,这种事情也使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以至要跑到朋友那儿寻求安慰。文中的谢安酷似多愁善感的书生,完全没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