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陈原先生说,朱可夫元帅对作家西蒙诺夫透露了斯大林一次有趣的谈话,说是有一天,斯大林半开玩笑对两个人说:“跟你谈什么呢?不管跟你们谈什么,你们总是说,‘是的,斯大林同志’,‘当然,斯大林同志’,‘完全正确,斯大林同志’,‘您作了英明决定,斯大林同志’……只有朱可夫一个人有时同我争论……”陈先生说:“当然,有句老话也是对的:有人抬轿,有人坐轿。正因为有人想坐轿,然后有人去抬轿;也正因为有人想抬轿,才引人想坐轿”。斯大林真的是“半开玩笑”,他其实也很喜欢这些人一遍又一遍对他说这些没有骨头的话。战争时期走红的朱可夫元帅打完仗斯大林就贬了他的官了,从此晦运连连,浮沉几回,郁郁以终。陈原先生这篇短文题为《“是的,您英明……”》。
(二)
坐轿的凉风习习,抬轿的大汗淋淋,古来官场景观原是如此。中国人发明轿子,更是仕途风光与辛酸的写照。慧远有《晚清以轿夫喻四京官》笔记,说官场腐败,尸位素餐者多,有人以抬轿夫前面两人、后面两人比喻京官:第一名扬眉吐气,喻军机;第二名不敢放屁,喻御史;第三名昏天黑地,喻翰林;第四名全无主意,喻部曹。军机辅佐皇帝政务,每日晋见,商承办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各地官员发佈指示,必是得意人物,趾高气扬,正如前头第一名轿夫之仰头挺胸。御史职居谏垣,应该陈述意见,有所倡议,可惜十之八九仗马寒蝉,无声无气,譬之第二名轿夫,屁股对着坐轿的大人,死忍不敢放屁。翰林是文学之士,一入词林,便居清秘,不谙世故,时作迂阔不切实际之论,像轿子后面的第三名轿夫,不见前路,不知天地。部曹是各部司官,只知秉承上头意旨,办事不敢自抒所见,更乏崛起振发之士,恰似最后的第四名轿夫,只随前者步伐,没有自己主张,前头的人说走就跟着走,说停则跟着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