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语言“大一统”之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译,是难以回避的一种增进相互了解的途径。尤其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英语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强势地位,中国科研人员,时常要为如何把英文科技词汇翻译成确切的中文而冥思苦想,可谓“为求一字稳,拈断三根须”。
在近代中国与生物演化有关的英译汉书籍中,开先河者当推严复所译英人赫胥黎的《天演论》(亦即《进化论与伦理学》)。按照今天的标准,严复所译的《天演论》,跟林琴南翻译的英文小说差不多,充其量只能说是编译,很难与原著逐字逐句地予以对照。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严复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译者所极力追求的境界:“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并给出了“信、达、雅”三字箴言的出处:“《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曰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 按照严复的标准,检视他本人的译文,达固达也,雅则尔雅,唯独与“信”之间,差之岂止毫厘。
严复不仅深知这“三曰”之难,而且还洞察难在何处:“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严复上述文字写于戊戌变法发生前的一个来月,距今已近115年。其间,仅就生物学领域而言,从英文原著翻译过来的书籍和文章,就难以胜计,“象寄之才”,似是多如牛毛。然而,严几道先生所感慨的译文之劣相以及个中之缘由,依然历久而弥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