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前方战事不利,宣州报虽然多有曲笔,但宋军攻城掠地,唐军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为了鼓舞士气,李丛益便在宣城每月搞一次小规模的军队阅兵行动,尤其是闰十月时,士卒着新式军服阅兵,更显宁国军的赫赫军威。一时便把各种对时局的悲观气氛来了个大便样,又有一些士绅便又提议向金陵朝庭主动请战。
李丛益当然不把这些个胡说八道的话语放在心上。
只是一面募兵,一面将东海之上俘虏的吴越士卒和海盗释放了出来,又将广德和宁国的两个团的守备军编入,把第二师的兵员暂给补充上了。吴越士卒远离家乡,又挖了数个月的矿,算是从地狱中走了一遭,这会再编入军中,倒也安心,便是明州水师的厢都指挥使王池,便在第二师中化名暂任了团长。
不到年底,没有近半年的训练,第二师肯定是拉不上战场的。所以李丛益也不着急建第二师的师部和各旅部,只是在宣州水营泊地边上,抓紧训练。这时崔飞虎的第二旅已经调往东门渡军营,又有水营营地几乎是空着,再紧急修了些帐篷,便勉强挤下近万人的第二师九个团在此训练。
不管如何,一直到十一月,即使有数千健康军溃卒不敢回金陵而逃入宣州,也没有让宣州感受到战争气息。
宣城远离战火,一些池州、太平州甚至金陵等地的富绅逃来,便在宣城置业,使得宣城更加的繁荣。
宣城县现在的用工需求很大,些许来人,吸收消化起来也是毫不费力。到闰十月末,不计矿场用工,宣钢冶铁和机械的用工,就已接近万人,实是当世第一大企业。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采石矿场被李丛益一锅端,近两千冶铁工匠被强制带到宣城,进入宣钢工作。不过,许多矿工不愿意去宣州,李丛益也只能发了遣散费,让他们各回老家了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