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伊莉莎白·吉尔伯特
本书是作者的亲身实录。她在小时候有个梦想:以为自己长大后会是儿女成群的妈妈。但在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到底女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者在意大利、印度、印尼三个不同国度之间寻找自己——到意大利品尝美食,尽享感官的满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萨与美酒的陪伴下,灵魂就此再生。在印度,与瑜伽士的接触,洗涤了她混乱的身心。巴厘岛上,她寻得了身心的平衡。在这一整年的追寻快乐与虔诚之间的平衡中,她终于发现:拯救我的人,并非王子,而是我自己操控我,拯救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姆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她离开了上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随瓦尔特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她芳心摇动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瓦尔特发现妻子的不忠后,孤注一掷,开始了他奇特而可怕的报复计划:凯蒂必须随他前往遥远的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正值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在异国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的舒适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艾德勒
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相异而闻名于世。查尔斯?范多伦(1926-)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尔斯华绥
《苹果树》(1916)是一幕爱情悲剧,描写一个大学毕业生赢得了一个农村少女的纯真爱情后又将她抛弃,致使少女心碎,殉情自尽。它主要是采取回忆的手法,缓缓写来,舒婉从容犹如一篇田园牧歌式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但蕴含着男主人公无限的惆怅、哀怨和悔恨。高尔斯华绥在这部作品中着力施展了小说创作中的景色描写和心理描写这两项技巧,不仅笔法细腻、逼真、生动,而且达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树木花草、飞鸟鸣禽、山石溪水、白昼黑夜、太阳月亮和星星,无不活现主人公的感情色彩,简直叫人分辨不清究竟是大自然诱发了主人公的感情呢,还是主人公的感情传染给了大自然。大自然的美有力地烘托了青春和爱情的美。而且这篇小说中的大自然之美带有一种朦胧神秘的色调,似在梦境、仙境,甚至魔境,暗示了这场爱情必将在现实中幻灭,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气氛。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是英国近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伦敦的大律师。高尔斯华绥中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学法律,但他认为法律枯燥乏味,所以学成之所没有去充任律师职务,而是去周游世界。在旅途中他认识了出生波兰的著名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受其影响,从此踏上了文学生涯。高尔斯华绥一生创作了一系列以英国整个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小说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他强调作家应该真实地描写生活,让读者自己作出判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他的小说不采用离奇怪诞的夸张手法,而是在真实的描绘中透露作者的褒贬。他注意塑造典性格,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福尔赛世家群像。他的作品语言简练,确切而富于形象性,是英国近代文史上一位具有优秀文风的大师。1932年,高尔斯华绥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高尔斯华绥不仅是个多产的小说家,而且是个多产的戏剧家。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莎拉·格鲁恩
《纽约时报》、亚马逊网络书店榜首图书全球销量过120万册 雄踞畅销书榜75周排名超过《哈里·波特7》、《追风筝的人》2006年美国独立书商协会 (BookSense) 选书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荐书人欧普拉·温弗莉(Oprah?Winfrey)史无前例两次推荐入围“图书界的奥斯卡”——鹅毛笔大奖(The Quill Award)2006年度风云图书、最佳小说奖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蛰伏在雅各九十多岁的心灵深处。23岁那年,飞来横祸让他衣食无忧的单纯生活戛然而止,从此闯入一个冒险、漂泊的世界。马戏团,一个对生与死都以其独特方式呈现的地方。在这里,畸形人与小丑轮流献艺,喜怒哀乐同时上演。对雅各而言,马戏团是他的救赎,也是人间的炼狱;是他梦想的驻扎之地,也是流离失所的开始。他爱上了马戏团明星玛莲娜,而她已经错嫁给残暴的马戏总监奥古斯特;他还遇见了大象萝西,而它却因听不懂任何指令每日在象钩下哀嚎。两人一象彼此信赖,相互依存,最终不得不选择一条骇人却又浪漫的出路……关于甜美背后的残酷、多舛的命运和复杂的人性以及忠心耿耿的爱。《大象的眼泪》以大萧条时期的马戏团为背景,时空跨越七十年,让我们感受到萧条时期最炫目的华丽,困顿景况里最动人的温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莫泊桑
《羊脂球》是脍灸人口的名篇,本书是一篇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小说。作家通过对普法战争期间一辆驿车上的乘客的描写,刻画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面对战争和危难时的态度和立场。车子里的乘客就好比一个社会,有贵族、商人、政客、修女这些体面人,还有一位被人不齿的妓女羊脂球。面对敌人的淫威,卑贱的羊脂球却远比那些有身份的人更有骨气。那些人为了个人安危而逼迫羊脂球作出自我牺牲。反过来,他们又对羊脂球横加唾弃。整篇小说构成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法国社会画面。战争题材的小说在莫泊桑的作口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本集子里还选收了《菲菲小姐》、《两个朋友》和《疯女人》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谭恩美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获成功,当年曾经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旋即改编为同名影片,影响深远。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各异的中国女性抛却国难家仇,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的生活经历。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虽已身在异国,却仍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女性,国难家仇可以抛在身后,却无法抛却与祖国的血脉亲情。而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虽外表看来与母亲非常相像,却是迥异于中华入国的价值观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并不得不亲身承受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撞。母女之间既有深沉执著的骨肉亲情,又有着无可奈何的隔膜怨恨,既相到关心又相到伤害……不过,超越了一切的仍是共同的中华母亲,是血浓于水的母女深情。谭恩美(Amy Tan),美国华裔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曾就读医学院,后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她因处女作《喜福会》而一举成名,成为当代美国的畅销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灶神之妻》、《灵感女孩》和为儿童创作的《月亮夫人》、《中国暹罗猫》等,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如今谭恩美已然成为美国文坛少数民族作家的一位代表人物,而在当今美国社会倡导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她的地位早已渐渐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而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并被改编搬上银幕,由擅长饰演莎士比亚笔下角色的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主演男主角。该片上映以来久盛不衰。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此人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除在倒叙段落中被间接提到外,从未在书中出现,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小说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叙述者身分出现的第一人称,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作者这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颇为别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过刻画吕蓓卡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与德温特的畸形婚姻,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享乐至上、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利伪善等现象作了生动的揭露。作者还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双重气氛互相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本书成为一部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 1907_1990)生前曾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写过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一九六九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她厌恶城市生活,长期住在英国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尔郡,她的不少作品即以此郡的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为主题或背景,故有康沃尔小说之称。 达夫妮·杜穆里埃受十九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同时亦曾研究并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创作手法,因此,康沃尔小说大多情节比较曲折,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刻画比较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着带有宿命论色彩达夫妮·杜穆里埃出身书香门第、艺术世家。祖父乔治·杜穆里埃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家和小说家,父亲杰拉德·杜穆里埃爵士是英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剧院经理。在这样的家庭里,杜穆里埃自幼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一九三一年她创作出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爱的精神》。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创作出了一系列极富魅力的作品。给她带来国际声誉的《蝴蝶梦》(另译《吕贝卡》)即完成于一九三八年。《牙买加客栈》是她一九三五年的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发表的一系列哥特式浪漫主义作品均以她的家乡康沃尔郡海岸为背景。她还写过一部历史小说和几个剧本。《牙买加客栈》和《蝴蝶梦》分别于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O年被搬上银幕。虽然《牙买加客栈》在英国上演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蝴蝶梦》的成功则更加辉煌。杜穆里埃于一九六九年被授予英帝国女爵士勋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托马斯·莫尔
莫尔在1516年写成《乌托邦》,采取了非常严肃的态度,使用的是当时学术界通行的拉丁语,但是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名,都是杜撰。他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的确真假难分,有如能迷惑人的桃源仙境。原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到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熟悉英国这个时期历史的人一望而知,这指的是莫尔置身其中的英国社会。这一部分抨击了英国政治和社会的种种黑暗。然而作者点染巧妙,隐约其词,运用虚实相生的影射手法,使得倔强固执的英王也无从问罪作者。第二部分描绘乌托邦这个理想国,它同第一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关于未来的完美社会的全部设想都包含在这一部分。在莫尔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状态,资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开始产生。虽然莫尔对广大劳苦群众深感同情,促使他写成《乌托邦》一书,但他看不到劳苦群众有改变社会制度的力量,更不能设想无产者有朝一日作为一个阶级将是革命的主力并是一切革命力量的领导阶级。因此,莫尔没有、也不可能清楚地交代乌托邦的公有制是怎样产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至少读者获得的印象是,在乌托邦,人们发现这个制度优越,通过实行各种规划,特别是通过实行生产劳动及产品按需分配的措施,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和平地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已有一千七百六十年之久的国家,据说历史文献很完善,然而莫尔只字不曾提及人民和统治者有过什么样的矛盾,进行过什么样的斗争。相反,他把那个开国君主描写得很贤明,很有能力,几乎达到神化他的地步。那么,乌托邦所以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公有制所以能够维持而不遭到破坏,是否和历代统治者施政得宜有关呢?类似的问题从《乌托邦》一书中是找不到答复的。因而,他的乌托邦缺乏科学根据,只能是一种空想。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萨德
萨德(1734-1806),18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在文化史上,他是惟一因生活放荡而多次被监禁的作家。萨德生前写过无数的小说、剧本。他的作品恣意放纵,将驳杂的人性殿现的淋淳尽致,他笔下所展示的各种各样的变态行为,直到今天才让人们了解到了它的真实性。其代表作《淑女的眼泪》讲述了少女鞠斯汀娜的十次经历、十段故事。她在屡遭劫难之后,本想通过虔诚的忏悔,求助于宗教的力量。但却跌入了更为苦难的深渊,她落入了一群阴险邪恶的伪君子之后,被他们肆意欺辱。她极力维护自己的清纯,珍爱自己的人格,但终究还是难逃厄运。 萨德的作品一直是广为流传的奇书,尤其是艺术家和作家之间备受推崇,深深影响着近代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潮。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谭恩美
与母亲的谅解备忘录 、精雕细刻的象牙球美国华裔女作家,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美国乃至于西方的最为著名的一流作家之一。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一流大作家之一。《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1年,可以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母亲茹灵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防止遗忘她将自己的身世和家族秘密记录在案:女儿露丝是位代人捉刀的作家,在与男友同居十年后正陷入感情和事业的低谷。母亲的讲述使我们见证了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发掘,一位接骨大夫的女儿,即茹灵生身母亲的惨烈遭遇,以及茹灵姐妹如何于国仇家难之中幸存下来,又如何先后抛下过去的种种伤痛,最终来到美国的坎坷经历。女儿在读了母亲的记录之后,才理解了母亲的过去,得以明白母亲性格中种种的别扭与为难,于是谅解了母亲早年对自己的伤害、反省了自己年少青涩时犯下的种种错误,也因此更加深层地挖掘到自己性格之中的问题,与母亲,与男友的关系也最终教得到和解、为亲人创作,讲述她们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伯森
Cary Paulsen盖瑞·伯森(1939——),出生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先后当过卡车司机,捕猎人、弓箭手、导演、演员、歌手、水手、工程师、农夫、教师,他职业的多样化造就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后来移居森林,潜心写作,作品大部分都取材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说故事的高手。《手斧男孩》首部曲出版后,作者几乎每天收到两百封读者来信,询问布莱恩后来怎么样了。由于《手斧男孩》内容精彩逼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误以为是真实事件,欲对布莱恩进行采访报道。至今《手斧男孩》已畅销全球2000000册,荣获美国知名大奖纽伯瑞奖(世界上两大儿童文学奖项之一,另一项是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被评为美国100年来最优秀的50部青少年图书之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罗伯特·利伯尔曼
你以为你遇到麻烦了吗?灾难与尼尔·努德尔曼才真是形影不离呢!他靠A&P后面的垃圾箱养家糊口,被逮捕过,挨过打,受到邻居的欺侮,遭过朋友的背弃。眼看入疯人院无望,生活一天天地崩溃。努德尔曼为了生存,为了精神也为了人的尊严,苦苦地争斗着。听起来很可怕吗?不!事实上,利伯尔曼把他的故事锤炼成了十年来最有趣的文学作品。他不但抓住了美国当前的痛点,而且让读者为之失笑,并在笑声中感受到痛楚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大瀑布》具有悬疑小说的紧张和哥特小说的外加作家非凡的心理洞察力和敏锐的社会评论,以及源于自然的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功夫,使它成为欧茨至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但也不时传出有人基于种种原因在此纵身一跃,撒手尘寰的新闻。自杀的天堂更增加了大瀑布神秘诱人的色彩。欧茨这部长篇新作,写一个结婚才一天的大瀑布的寡妇新娘如何失去丈夫,如何在一位年轻富有、潇洒英俊的男子闯入生活后走出困境,有了三个孩子,最后仍摆不脱丈夫为人所害的命运。她举家搬迁,远离瀑布,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继续着关于爱、关于家庭、关于生命、关于生活、关于生死的思考……丈夫的死因扑朔迷离,爱的运河这一历史背景事件下,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与人、与现实、与自然相抗争所产生的无形和有形压制时的无奈与痛苦。当今世界文坛公认的重要作家乔伊·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出生于美国纽约北部农村,童年时代天生为生存而挣扎,中学大学阶段均成绩优异,并很早就崭露创作才能。取得学士学位后一年即获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底特律大学、温莎大学,现为普林斯顿大学人文教授、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欧茨多产而又多才多艺,自1963年发表处女作《北门畔》,迄今已出版各在作品100余部,包括47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8部戏剧集、3部故事和12部文论。欧茨兼具学者和作家身份,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物,吸纳众多文学大师和思想流派的影响,经过不断探索和创造,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她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多种手法,处理多种题材,做到高产高质、市场畅销并具丰富的文学内涵和气韵,有出色女文人及女福克纳之称。曾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连续成就奖、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英联邦杰出文学贡献奖和其他多种文学奖,两度进入为数极少的诺贝尔文学奖最后提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埃萨·德·凯依洛斯
《马亚一家》这部小说,就是这样地反映出了十九世纪末葡萄牙社会的这种惰性。这是作品的杰出成就;它里面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人物的塑造也是用的白描手法,没有剧烈的内心冲突,没有深刻的心理分析,然而这种被人们称作十九世纪后半葡萄牙人世纪病的惰性,却从大量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种种活动,时时处处透露于纸面,构成了一幅世态风情的优美画卷。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爱德华兹
金·爱德华兹:生于德州,长于纽约,现为肯德基大学英文系助理教授,常于各地举办写作工作坊,著有短篇小说集《火王的秘密》。《不存在的女儿》是她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是美国各大文学奖项的常胜客。2002年她获得怀丁基金会的怀丁作家奖(Whiting Award),1998年则人选海明威文学奖。她还得过芝加哥论坛报举办的倪尔森爱格林奖(Nelson Algren Award),全国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等等。1964年,一个大风雪的夜晚,医生戴维亲自为妻子接生。一对双胞胎降临人间,其中的女孩却患有先天性唐氏症。为了保护家人,或者保护自己,戴维欺骗妻子女儿已夭折。这个决定从此让两个家庭变了样……人生旅途当中,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这种经历:在某个时刻,我们的某个决定,某个动作,当时自己并不能了解。很久以后,经过反复思量,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决定造成了怎样的结果。活着的儿子和死去的女儿;物质生活无虞,唯独不能坦诚相对的夫妻,困苦艰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诚勇敢的单亲妈妈……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瞒的人、渴求父母关爱的孩子、因没有子女而感到虚空难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书中每个人与命运挣扎奋斗着,用力背起人生的苦难重担……本书作者是美国女作家金·爱德华兹的长篇处女作。2006情牵欧美,2007感动华语世界,《纽约时报》第1畅销书、《华盛顿邮报》第1畅销书、《出版商周刊》第1畅销书、《今日美国报》年度好书。这个夏天,你如何拒绝?!谎言的代价是什么?一个转瞬间的起心动念,一个出于善意的生死欺瞒,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故事从一个大风雪的夜晚开始。医生戴维亲手为妻子接生,发现双胞胎中的女婴患有唐氏症。不忍面对女儿为智障的现实,他让护士将女儿送走,并对妻子诺拉谎称她已经夭折。善意的欺骗竟成了一家人的梦魇……二十五年间,诺拉不能承受丧女之痛,开始出走、酗酒,而戴维终日被满心愧疚纠缠却无法言说,只能带着一架记忆守护者牌相机去寻找女婴、女孩、少女的影子,仿佛要为他那不存在的女儿留下成长的记录。一直暗恋戴维的护士卡罗琳并没有送走女孩,她搬到另一个城市隐姓埋名,以一己之力对抗社会的不公,用力背起人生苦难,给女儿一个温暖的家……多年之后,戴维和卡罗琳再次相遇,她对他说:你逃过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错过了无数的喜悦。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