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萨德
萨德(1734-1806),18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在文化史上,他是惟一因生活放荡而多次被监禁的作家。萨德生前写过无数的小说、剧本。他的作品恣意放纵,将驳杂的人性殿现的淋淳尽致,他笔下所展示的各种各样的变态行为,直到今天才让人们了解到了它的真实性。其代表作《淑女的眼泪》讲述了少女鞠斯汀娜的十次经历、十段故事。她在屡遭劫难之后,本想通过虔诚的忏悔,求助于宗教的力量。但却跌入了更为苦难的深渊,她落入了一群阴险邪恶的伪君子之后,被他们肆意欺辱。她极力维护自己的清纯,珍爱自己的人格,但终究还是难逃厄运。 萨德的作品一直是广为流传的奇书,尤其是艺术家和作家之间备受推崇,深深影响着近代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潮。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加西亚·马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西村寿行
海中冤魂二十年仍然飘荡,揭示了罪恶真相,引起一连串的杀戮,海上保安厅犯罪搜查官独闯异国破案,历尽艰险,出奇制胜……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把我们带入一个险象环生的境遇,三位美丽纯洁的女子被案情牵连成了凶手们百倍玩弄折磨的性器,杀人狂色狼般的男人们无休止地在女性身上发泄着淫欲,她们的遭遇惨不忍睹,官房长官平木幸盛窈取他国大量珍宝,又假造沉船事件,杀人灭口,二十年后恶迹败露时,又将知情人或奸污蹂躏或夺取性命,手段残酷令人发指,搜查官关守充介立志为亡灵们昭雪,单枪匹马与恶势力殊死搏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简·奥斯汀
善良懂事的芬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姐虽然聪敏美丽,但都高傲任性,幸亏表兄埃德蒙的亲切关怀,才使她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乐。成年后的芬妮也常随表姐表兄参加社交聚会,他们在牧师家里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青年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埃德蒙对美丽机智的玛丽一见倾心,芬妮的两个表姐则拼命追求克劳福德,未料克劳福德在逢场作戏后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是芬妮,而芬妮深爱的却始终是温和真诚的埃德蒙……陷入感情纠葛的这几对青年男女最后的结局出入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曼斯菲尔德庄园》开始创作于1811年2月,亦即《傲慢与偏见》出版两年之前,完成于“1813年6月之后不久”,据推测应在1814年5月底面世。与奥斯丁的其他几部小说一样,《曼斯菲尔德庄园》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但情节更为复杂,突发性事件更加集中,社会讽刺意味也更加浓重,揭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和荒唐可笑。从出版时间来看,《曼斯菲尔德庄园》只比《傲慢与偏见》晚一年,但两部作品的笔调和氛围却大不相同。《傲慢与偏见》既轻快又明畅,《曼斯菲尔德庄园》则显得比较凝重,带有更明显的道德说教色彩,但在心理描写和叙事技巧上有重大突破,是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表明简·奥斯丁创作《曼斯菲尔德庄园》时,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女作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巴尔扎克
贝姨是巴尔扎克笔下相当特殊的一个形象。小说以其命名,可见作家对她的重视。她为某种情欲所左右,但色调构成却十分复杂。集丑与恶于一身,是这个人物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作家为她勾画了一幅令人生厌、令人生畏的漫画像,又赋予她同样令人生厌、令人生畏的嫉妒心。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怪癖心理,侵扰着她自己的灵魂,也破坏着别人的幸福;在与瓦莱丽的淫荡结合后,更形成为一种巨大的,甚至能毁灭整个城市的邪恶力量。 但是,贝姨的形象又远非恶的化身。作家把《贝姨》和《邦斯舅舅》同列于《穷亲戚》的总题之下,而穷亲戚却是贫富分化的社会中的受害者,巴尔扎克对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老音乐家(指邦斯舅舅一一笔者注)是穷亲戚,心地善良,受到不公正的重压;贝姨是穷亲戚,生活在三四个家庭之间,受到不公正的重压;一心要为她的痛苦复仇。①由遭受不公的重压而生嫉妒之心,由嫉妒而不择手段地报复,这就是贯穿贝姨这一形象的线索。人们难以用行为的卑劣可鄙去否定其动机的合情合理,也难以用动机的情有可原来肯定其行为的刁钻狠毒。形象的底色就是驳杂微妙的。 不仅如此。在作家笔下,贝姨还是一个处于野蛮人和文明人,或者说是乡下人和巴黎人交叉点上的人物。作为野蛮人或乡下人,她贫困、勤劳、憎恨人间的不平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同时,她又丑陋、自私、隘、愚钝、凶狠、残忍。来到巴黎,在受到京城的影响,知道了法律、认识了社会之后,她开始用理智抑制情欲,以文明驾驭愚昧,形成了更为繁复的色彩。一方面,贝姨对不平等的感受更加强烈了,因而复仇意识也更加强化,嫉妒激愤之中,似乎已包含着某种反叛的因素。另一方面,巴黎又以它的文明腐蚀着这个乡下人的本性,使她变得工于心计,藏巧于拙,于不动声色中把阿黛莉娜一家搅得鸡犬不宁,分崩离析。经过文明修饰的野蛮,显示了更加恐怖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执拗于简单化地界定人物的正反面或规范其阶级属性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通过贝姨的形象看到作家对社会堕落的深刻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在制造着愤懑、叛逆,也在制造着畸形、变态;社会的腐败既侵蚀着于洛式的贵族,也侵蚀着贝姨一类的穷人。在对立的两极背后,同样可以透视到社会的深重罪恶。贝姨在千方百计戕害对手的同时,也使自己陷进了肮脏的泥潭,毒化了自我的灵魂,直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巴黎时期的贝姨,嫉妒之火中已包含着对金钱、权势、虚荣的渴望。她是社会不公正的受害者,又以并不公正的手段来对付社会。贝姨这一典型,属于巴尔扎克风格,也显示着巴尔扎克创作的深化。这是一个偏执狂式的人物,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城市与乡村、文明与野蛮、反叛与沉沦,巧妙地交织于一体,融进了丰富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识。 象巴尔扎克的许多创作一样,这也是一部近距离反映现实的作品。作家动笔于一八四六年八月,一八四六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月三日在《宪政报》上连载,一八四六与一八四七年之交修订编辑成书。一八四八年收入《人间喜剧》初版第十七卷。而作品主要情节的起止年代是一八三八年七月至一八四六年二月。因此,可以说作家新写的是刚刚过去的,甚至是尚未完全过去的生活。这段时期,属七月王朝后半期,是社会弊端日益显露的时期。马克思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在一切地方,上至宫廷,下至低级的咖啡馆,到处都是一样卖淫,一样无耻欺诈,一样贪图不靠生产而靠巧骗他人财产来发财致富。正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上层,不健康的和不道德的欲望以毫无节制的、甚至每一步都和资产阶级法律相抵触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形式下,投机得来的财富自然要寻求满足,于是享乐变成淫荡,金钱、污秽和鲜血就汇为一流了。① 马克思从腐败的现实中探寻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的根由。巴尔扎克对革命不感兴趣,甚至颇有抵触,但他却以史家的真诚和艺术家的敏感,勾勒出这幅荒唐绝伦的图画,仿佛也预示了现存秩序的难以为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鲁滨逊漂流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是写他离开荒岛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出版的这本书是第二部分,这展现了鲁滨逊这个人物的所有特征是全书的精华。小说塑造了鲁滨逊这个人物,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但他不安于现状,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迪·皮考特
她爱他,这点他晓得,他也从来不曾怀疑。但她也求他杀了她。十八年来,哈特和戈德两家比邻而居,分享中国菜、小孩长水痘、汽车共乘等大小事情,两家家长和小孩都是好友,因此,当克里斯和艾蜜丽上了高中之后变成男女朋友,大伙都不惊讶,毕竟他们两人打从出生就是心灵伴侣。但夜半时分、医院来电时,却没有人承受得了这个可怕的事实:艾蜜丽和克里斯相约自杀,十七岁的艾蜜丽头上中枪身亡,开枪的竟是克里斯。枪中留有一发尚未使用的子弹,克里斯告诉警方他原本打算利用这发子弹自杀,但一位探长起了疑心。在这个骇人的时刻,哈特和戈德两家必须面对所有家长最深切的恐惧: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们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最近更新 2022-06-18
作者 : 海明威
这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主要作品之一。作品写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参加意大利军队的经历和他的性格变化。亨利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自私和虚伪,不满意机器文明的单调呆板,而追逐原始的兴趣,打猎钓鱼,醇酒美人等等。他在意大利前线爱上了一位英国籍的护士,逐渐发现真正的爱情和人生的意义。个人主义的反抗和惨痛的失败也教育了亨利,使他从凡事无所谓的超政治观点,逐渐走到永远告别帝国主义的战争。 小说同时反映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这里有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无政府主义者,有军国主义者,有天主教神父,有各种类型的医生,也有意大利人民善良朴素的形象。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戴安娜·韦恩·琼斯
为您讲述电影剧情之后的精彩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哈尔一家精彩丰富的日常生活。查曼·贝克知道,为生病的威廉巫师看房子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她要费力记住屋子迷宫似的结构,要替巫师应付吵吵闹闹的地精灵,要留心附近邪恶的怪物卢博克,要接待他的学徒彼得,还有一大堆衣服和碟子要洗!在看房子的同时,查曼还抽空去王家图书馆工作。她在那里遇到了巫师哈尔和他的家人,并答应帮助他们寻找失落的王室财宝和传说中的半精灵。一场围绕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开始了,而最后的结局谁也不会料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井上靖
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古代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成吉思汗一生活动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12世纪末束、13世纪初蒙古高原及邻近地区部分历史风貌.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出身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贵族,青少年时代正逢诸游牧部族分立局面,父亲兄后,全家被本氏族遗弃,自己又身陷敌手,险遣不幸。但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发挥个人才智,虎口脱险后重整旗鼓,击败群雄,统一蒙古诸部,被拥为成吉思汗。接着,他亲率劲旅,征西夏,讨金全国,进攻花刺子模,戎马倥偬,65岁时病死军营。书中除为成吉思汗塑造了较完整的艺术形象外,对其母亲诃额仑、妻子孛儿台、爱妃忽兰也都写得各具性格,栩栩如生;对成吉思汗帐下文人,元代典章制度主要奠定者耶律楚材,也有一定笔墨的描写。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代表作。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贝尔·格里尔斯
本书为《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拓展版04《猛虎火山的生死逃亡》。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东南亚小岛上度假的贝克和好朋友彼得,在深入参观自然保护区时,被突然喷发的火山岩浆围困。为了重返人类社会,他们用手表制作指南针走进芦苇重重的黑水沼泽,钻进红毛猩猩的巢穴躲避树影中的猛虎,用裤子制作布兜捕捉火山湖中的游鱼充饥……然而,丛林中的非法伐木者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为了隐藏犯罪证据,伐木者们开始追逐两个手无寸铁的男孩。
最近更新 2021-01-06
作者 : 马塞尔·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开意识流小说之先河。本书为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追忆似水年华》第四集《索多姆和戈摩尔》。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贝尔·格里尔斯
关于本系列 “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是野外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专门为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为三个儿子创作的作品。贝尔将自己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融入精彩的少年历险小说,在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中,生动描述了上百种简洁而实用的求生技巧,传递了野外求生的永恒的法则“永远保持微笑,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引领小读者在危险环境中,镇静从容,险境求生。一望无际的滚烫沙漠、万年冰封的茫茫荒原、步步惊心的热带雨林、狂鲨出没的加勒比海域、怪鳄奔袭的澳大利亚河谷、猛虎藏身的印度尼西亚雨林……少年探险家贝克深陷绝境,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救援,面临着重重危机,他该如何只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顽强求生?亲身验证的险境求生技巧,逆境求生的少年硬汉形象,父亲对儿子的真情大爱,让本系列图书成为一套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荒野求生的探险奇作和险境求生的实用宝典。本书为《荒野求生少年生存小说系列》拓展版01《巨蟒丛林中的黄金密码》。本书主要讲述了贝克和阿尔伯伯来到哥伦比亚寻找传说中的“黄金之城”。阿尔伯伯和市长莫名其妙遭遇绑架,为了解救他们,贝克和双胞胎兄妹必须自制木筏渡过鲨鱼出没的大海,建造帐篷躲避雨林中的美洲豹,在瓢泼大雨中用树皮保存火种……然而,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抵达印第安人的圣城,神秘劫匪已经提前一步等候他们……
最近更新 2021-01-03
作者 : 宫部美雪
记述著江户时代的奇闻怪谈时,心中逐渐浮现“总有一天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百物语”的念头:担任聆听者的是个出身商家的小姑娘,访客逐一上门,幽幽吐露埋藏心中的故事……本书便是个开端。——宫部美幸传闻聚集百人,每说一则故事便吹熄一支蜡烛,待烛光全灭,就会有妖魔现身,此为流行一时的“百物语”。怪谈之“怪”究竟为何令人不安害怕?是有形之物、身处的环境、钱财,或看不见的亡魂?还是,蚕食人心的欲念?轻轻打开耳朵,在眾多纷扰而是非难辨的杂音中,宫部版百物语,将蜿蜒出最澄澈悠扬的旋律。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