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毛姆
神秘诡谲的哥特式小说以“世上最邪恶的男人”,“魔法师”阿莱斯特•克劳利为原型最令人心痛的悲剧,莫过于圣洁被邪恶所毁毛姆用一种平和的口吻去讲述他那些怪诞可怕的故事,以一种毫无敬意的口吻来描述生活中圣洁、甜美的事物,从而产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叙述效果。——《纽约时报》巴黎,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亚瑟和他漂亮的未婚妻玛格丽特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即将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婚礼前夕的一次聚会上,他们偶然结识了一位神秘人物——自称魔法师的奥利弗•哈多。亚瑟因为轻率的行为而见罪于哈多,哈多遂对两位年轻人展开了一系列阴险邪恶的复仇行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小顽童哈克遇到逃离主人的小黑奴吉姆,两人为了躲避一场杀人误会,乘坐一条小木筏沿著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碰到了各种有趣的遭遇。其中最紧张刺激的一段 ,是哈克拆穿骗子「国王」欺骗三姐妹家产的骗局,结果被坏蛋穷追不舍。而哈克为了应否协助黑奴逃亡也时常内心交战,终於在辗转发展下有了一个完满的收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以说是一幅杰出的美国社会生活风物图。马克·吐温以幽默的文笔,再现出自己早年在南方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生活经历的浑金璞玉雕琢成精美的文学珍品。马克·吐温卓尔不群之处在于他通过描写具体的、局部的人与事,反映出人类普遍的思想状况。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森村诚一
本书1987年《啄木鸟》连载时又译《幻的墓》并有删节。这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王森村诚一自他蜚声文坛的三部《证明》(即《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和《青春的证明》)之后,又一部动人心魄的犯罪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奇特而又耸人听闻的复仇故事。两个青年和一位美丽的姑娘,为了追寻他们每人父亲的死亡之谜,不惜以青春的肉体、纯真的爱情和不断沉沦的人性为代价,不择手段地向庞大的敌群展开隐秘的攻击,或“交换复仇”、接近美女蛇——引诱仇敌的情妇,或使用美人计引蛇出洞;甚至姑娘将可怕的梅毒接受于奸污而植于自身,先献给情人然后又移毒于仇人的新娘……他们先后用仇敌使用过的相同手段,一个一个地干掉和摧垮了八个似嫌疑凶手,然而,最后隐秘的黑幕人物告之全部真象,他们的父亲原来也是“真正的坏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的精神崩溃了,青春的代价换来的却是空虚的仇恨。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在复杂的故事中剖析人生的哲理,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斯蒂芬·茨威格
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在这部茨威格烩炙人口的心理分析小说集中,一段段哀婉动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人物的喜乐、苦痛、迷惘和绝望都能悄悄渗入你的心灵,触动那最深处的一隅,而人类细腻的千百种情感,都带着独有的美丽,化成了似幻似似真的现实。 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相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厄普代克
“兔子四部曲”终结篇,故事发生在1988年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二至1989年10月。主人公哈利已经退休,可是发现生意被吸毒的儿子搅乱,自己又无力挽回局面。在最后一次享受篮球场上纵横驰骋的乐趣之后心脏病发作而死,年仅56岁。
最近更新 2021-04-26
作者 : 若泽·萨拉马戈
出生的那一刻我们仿佛为一生签署了契约,有一天我们会问自己,是谁替我们签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姊妹篇·中文版首度面世《复明症漫记》是民主制度下的《一九八四》《一九八四》是专制制度下的《复明症漫记》一部彻底、冷酷又精准的政治寓言。——《纽约观察家》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可与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比肩。——哈罗德·布鲁姆这样的天气投票,太糟糕了。大雨瓢泼直到下午三点才止住。四点钟,既不早也不晚,选民们纷纷涌向各自的投票点。选票堆积如山,凌晨才统计完:无效票极少,弃权票也极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都是空白选票。混乱、惊愕,还有嘲弄和讥讽,一时间横扫全国。各方调查毫无头绪,舆论压力之下,政府撤出首都。直到一封告密信指出:在四年前那场席卷全城的白色瘟疫中,有一个女人没有失明。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堕落》(La Chute),又译作《坠落》,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56年出版。《堕落》通篇采用了一种第一人称独白的叙述手法,以一位名叫克拉芒斯的律师的口吻诉说并忏悔。小说《堕落》的发表,实际上是对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质疑。有评论说,《堕落》是加缪的自述、忏悔或者清算。奥利维尔·托德曾有一次问萨特,这位德国血统的知识分子兼加缪的资深对手,加缪的哪一部书最深得他心,他回答说:“《堕落》,因为加缪在这本书里把自己隐藏了起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库切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他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库切的兴趣更多地关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却又显示为冲突频仍的情形,如同玛格丽特那幅著名油画中那个男人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脖子一样,在关键时刻,库切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游移退缩、畏葸不前,无法率意而行。这种消极被动既是遮蔽个性的阴霾,却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后一方聚集地——人们不妨以无法达到目的为由拒绝执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故事是从主人公渡边的回忆展开的,一首60年代甲壳虫的挪威的森林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18年前患有精神病的直子和活泼坚强的绿子之间的感情纠葛。渡边一直都徘徊在她们两个人之间,一方面念念不忘之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最后直子自杀身亡,渡边开始独自摸索此后的人生。
最近更新 2023-12-11
作者 : 利奥波德·萨克·莫索克
本书自1870年首次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4种文字,再版数十次,他的思想在后世被奉为莫索克主义,由此产生了现代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概念——性受虐。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给予此书极高的评价。 小说讲述了一个为爱受虐的故事,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一心想实现自己爱情幻想的主人公萨乌宁。萨乌宁是一个欧洲贵族,他爱上了美丽的旺达,觉得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受她的奴役。旺达极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差役,并给他起名为格列高,然而,她认为格列高的爱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小说描述了萨乌宁的情感妄想,以及在冷酷无情的旺达身上所找到的理想的性爱方式。在这个忧伤痛苦的爱情故事里,作者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萨乌宁不同于常人的性倾向,并全景再现了他与他的理想伴侣——旺达之间的真实情感历程。 一百多年来,作者萨克·莫索克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穿着裘皮大衣的维纳斯》被认为是继法国作家萨德之后的情色经典之作。作者将生活哲学和情色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痛之爱和爱之痛进行了酣畅淋漓而又精致入微的描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赫尔曼·黑塞
《盖特露德》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1877-1962)于1910年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盖特露德是一位美貌善良又极具歌唱天赋的理想女子,围绕着她与两个音乐家之间的情感纠葛,作者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形象:一是在音乐上极有天赋且富于探索精神,却自始至终与难于克服的孤独感相依为命并由此毁了自己与自己深爱女人的海因利希.莫特;二是因年少一份华丽空洞的感情导致腿残,却由此接受身心的残酷考验,朝着成就迈进的同时又执著于友谊与爱情的柯恩.罗斯勒。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一个忠厚、善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年轻人梅什金公爵(即小说中的“白痴”)从国外归来,由于命运的安排被卷进生活的漩涡。他被两个同样十分美丽、非常聪明、蔑视世俗成见的将军女儿阿格拉娅和从小父母双亡被人面兽心的地主收为外室的纳斯塔西娅所爱。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冲突、斗争乃至凶杀。本书情节紧张、曲折,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特别是其中的心理描写,深刻剖析了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哈珀·李
《守望之心》是美国传奇女作家哈珀·李有生之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后的五十多年间作家一直拒绝各种采访和社会活动,并宣称不会再写第二本书。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立刻成为了当年出版界的话题,创造了销售的奇迹,日销量达10万册。据说本书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为这份手稿早已遗失。《守望之心》的创作年代早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的是斯库特成年以后回到家乡探亲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很多斯库特童年的回忆。在编辑的建议下,哈珀·李以其中的童年片段为基础,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创作了《杀死一只知更鸟》。有人说《守望之心》是对《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颠覆,然而从国外主流的评论来看,其实并不其然,阿迪克斯仍然是阿迪克斯,仍然是那个正义、理性的父亲,只是由于人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复杂性,他对待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态度。更多问题源于斯库特在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她对于父亲角色的定位。所以说,与其说这是一种颠覆,不如说是一种延续和丰满,和《杀死一只知更鸟》一样,《守望之心》也是人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其中的家庭关系,人步入成年后角色转换的阵痛,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始终贯穿其中的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成长经历。毫不夸张地说,《守望之心》会是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知更鸟”传奇的延续是不分国界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森村诚一
这是作者酝酿已久的一个题材。作者以大都会新宿车站为舞台,展示了多样的、交错的、来去匆匆的众生相。满怀创业理想的少男少女,通过车站向东京靠拢,他们以为东京是金山,自己可以赚得满坑满谷。然而他们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飞快地打碎。他们有的沦为应召女郎,有的毙命街头,有的变为杀手……在人生的车站出演了一场理想与现实激烈撞击的悲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斯蒂芬·茨威格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般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近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鲁滨逊漂流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是写他离开荒岛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出版的这本书是第二部分,这展现了鲁滨逊这个人物的所有特征是全书的精华。小说塑造了鲁滨逊这个人物,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但他不安于现状,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