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村上春树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梅森
经济发达城市镜州发生了腐败大案,市委书记齐全盛的老婆、女儿和班子里的两个常委一夜之间被“双规”。查处此案的是七年前被齐全盛排挤走的原市长、现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刘重天,刘调离镜州搬迁时出了车祸,儿子死了,妻子瘫了。随着刘和专案组来到镜州,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拉开了序幕,各类人物纷纷登台“表演”,其中,善于钻营的女市长赵芬芳可谓风头正劲。然而,事情的演变出人意料,齐全盛从被动走向主动;刘重天却不如人愿,而一心谋求高职位的赵芬芳却因种种劣迹败露而跳楼自杀……镜州市所发生的这一切,着实令人深省。作品还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塑造了刘重天、齐全盛、赵芬芳三个典型的干部形象。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满堂 孙建业
1931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打败了外国侵略者,获得民族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中国人民彻底埋葬了黑暗腐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建立新中国,实现了全国的解放。《闯关东2》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时期,山东宋家三姐妹和小弟闯关东坚忍生存和英勇斗争的传奇故事。“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宋家团圆的梦想,伪满洲国的建立,更使他们沦为亡国奴。父亲宋成祖奋起抗日,不幸身亡;小弟天虎被拐骗,辗转流落到人地两生的茫茫草原;二妹天星为寻找小弟,走进了杀机四伏的深山老林;大姐宋天好和三妹则逃到了大连拓荒。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姐弟四人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坚忍地生存,和侵略者斗,和汉奸斗,和骄横的日本开拓民斗,用自己的鲜血和泪水,用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书写了闯关东人壮丽的抗日篇章。抗战胜利,国共开战。姐弟为了各自的人生目标举枪相向,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最终都走上了为建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光明之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铁凝
笨花、洋花都是棉花。笨花产自本土,洋花由域外传来。有个村子叫笨花……这是作者潜心六年献给读者的一部大书,铁凝称它与自己的任何一部作品均无可比性。《笨花》一改作者以往创作中关注女性命运、注重个人情感开掘的基调,截取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近五十年的那个历史断面,以冀中平原上一个小村子的生活为蓝本,以向氏家族为主线,在朴素、智慧、妙趣盎然的叙事中,将中国那段变幻莫测、跌宕起伏、难以把握的历史巧妙地融于凡人凡事之中。其时代风云的繁复波澜,世态风情的生动展示及人物命运在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均被铁凝精巧地糅为一体,众多人物呼之欲出,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好看而不流俗,耐看而不艰涩,大气而不磅礴,扎实而不冗赘,雍容壮美,堪称铁凝迄今为止最具分量的长篇力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莫言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在艺术上极大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自我反省,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本书获得中国最高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南方周末》评选为2009年“文化原创榜年度图书虚构类致敬作品”,并入选多项年度好书排行榜。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徐则臣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梅森
本书共收录了《孽海》和《心狱》共两篇中长篇小说。《孽海》通过我国早期的一场股票投机,讲述了一个外甥和亲姨的乱伦爱情故事,揭示了物欲和肉欲给人们造成的毁灭。周梅森笔下一段不伦的乱伦故事,在民国乱世的背景下欲说还休……《心狱》描绘了一个活棺材似的封建大家庭里灵与肉的悲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胡发云
本书讲述了寡居的女性茹嫣(网名如焉)在其同事、高干子女江晓力介绍下,与副市长梁晋生相识相爱。SARS爆发后,各方矛盾凸现,茹嫣描写SARS生活的文章给梁晋生的仕途带来威胁,同样爱着梁晋生的江晓力努力拆散茹嫣和梁晋生……《如焉@sars.come》被媒体誉为2006年最火的小说,像一封神秘的、能量巨大的电子邮件,正在撞击、打开越来越多人的心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和
杨伟和叶笙楠,在文革中相恋,他们的结合带有浓重的历史色彩。小家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历了种种或有益、或无益的社会风潮。杨伟与妻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二人最终分手。然而,他们始终在牵挂彼此,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相互帮助。他们发现,无论是寒冷的失望,还是温暖的幸福,都是他们共同拥有的闪亮回忆。于是,在洗尽铅华之后,他们重又走到了一起……小说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式婚变揭示了中国特色的情感变化、社会变革,和婚姻问题。这部最新情场力作全书情节扣人心弦,让你不由的沉浸在其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震云
《故乡相处流传》突破了《故乡天下黄花》的寓言写作的模式,反以一种戏仿的形式打破了历史寓言或政治寓言的类型化的方式来显示自身。作者从严肃与正统的历史与政治的讲述中跳出来,像是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像打闹天宫的孙猴子,无所顾忌,不知深浅,随随便便讲出他眼中的历史与政治。讲话的方式和讲话的内容是紧密联系 的,小说的意义也正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以一种嘻嘻哈哈的方式来讲,历史和政治也就变得嘻嘻哈哈,非常好玩起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铁凝
如果说父亲对韩国人的警觉来自于那次的逗你玩儿事件,我对韩国的了解则多半来自上世纪70年代朝鲜的一些电影。那时中国人习惯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北朝鲜,称大韩民国为南韩。南韩当然联系着李承晚匪帮,而李承晚匪帮背后是万恶的麦克阿瑟。实际上,在1994年的5月,多数中国人对当代韩国和韩国人基本上是不了解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林语堂
本书为林语堂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原型是作者的初恋情人。新洛与赖柏英青梅竹马,长大后产生了深笃的恋情。赖柏英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同新洛一同出国。新洛在外国对初恋情人的刻骨相思,常使他魂不守舍。叔叔的姨太太荒唐地爱上了他,但终未如愿;吴太太的女儿苦苦追求他,终于无成而自杀。在一片迷惘中,新洛爱上了美丽的混血女郎韩沁,并与她疯狂地相恋。后韩沁受一妓女影响,去追求欧洲男士的肉感和金钱。在经历了相思、狂恋、失恋、困扰等一系列精神挣扎后,新洛终于又再次与赖柏英团聚,找回了曾经美好。
最近更新 2020-11-01
作者 : 沈从文
民国二十三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经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那点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民功的一种唯实利庸俗人生观。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经被常识所摧毁,然而做人时的义利取舍是非辨别也随同泯没了。长篇小说《长河》的文稿曾遭长时间审查扣留,经大量删削后才得以发表。作品第一部的文稿大部分在1938年8月至11月间香港《星岛日报・星座》副刊上连载。个别篇章留在其它刊物上发表。第二部末能写出。1945年1月,作者对上述已发表过的篇章作了大量非情节性的增补,字数由《星岛日报・星座》连载时的6万余字增至10余万字,各章均拟出了篇名,交由昆明文聚出版处出版单行本。1948年8月又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作品设计注重在将常与变错综,写出过去当前与那个发展中的未来,因此前一部分所能见到的,除了自然景物的明朗,和生长于这个环境中几个小儿女性情上的天真纯粹,还可见出一点希望,其余笔下所涉及的人和事,自然便不免黯淡无光。尤其是叙述到地方特权者时,一支笔即再残忍也不能写下去,有意作成的乡村幽默,终无从中和那点沉痛感慨。然而就我所想到的看来,一个有良心的读者,是会承认这个作品不失其为庄严与认真的。虽然这只是湘西一隅的事情,说不定它正和西南好些地方情形相差不多。虽然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外战争一来都给淹没了,可是和这些类似的问题,也许会在别一地方发生。或者战争已当真完全净化了中国,然而把这点近于历史陈迹的社会风景,用文字好好的保留下来,与当前崭新的局面对照,似乎也很可以帮助我们对社会多有一点新的认识,即在战争中一个地方的进步的过程,必然包含若干人情的冲突与人和人关系的重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维 邵钧林 嵇道青 郑方南
这是一部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的军旅小说。小说通过某军区为尖对世界军事革命的挑战,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试验组建一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合成作战师为线索,围绕着师长大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和矛盾冲突。高科技战争的诡异多变、壮阔激烈,现代军人的风采,人性的美与丑,家庭与事业的冲突,男女间的爱恨纠葛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文采飞扬、视野开阔,彰显正义而不回避矛盾,赞扬人性的美却不袒护丑,对人性性格复杂性的把握恰如其分,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