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胡发云
本书讲述了寡居的女性茹嫣(网名如焉)在其同事、高干子女江晓力介绍下,与副市长梁晋生相识相爱。SARS爆发后,各方矛盾凸现,茹嫣描写SARS生活的文章给梁晋生的仕途带来威胁,同样爱着梁晋生的江晓力努力拆散茹嫣和梁晋生……《如焉@sars.come》被媒体誉为2006年最火的小说,像一封神秘的、能量巨大的电子邮件,正在撞击、打开越来越多人的心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晓声
一个发生在24小时内的惊心动魄的反腐故事。除夕之夜,调任北方某省省委书记的刘思毅欣然飞回南方过年;几个小时后,该省的顺安市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骚乱;民营企业家王启兆和省委副书记赵慧芝神秘失踪。其后的一天,刘思毅发现诸多事件的背后居然是一张权力与金钱交织的错综复杂的网……官与商的灰色博弈,情与法的两难抉择,都在生活流的实时叙事中饱满呈现,小说深刻地展示了一幅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原生态的浮世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虹影
三峡的女儿,献给母亲即将消失的家乡和小塘的礼物本书以长江三峡大坝水库的建造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柳璀在三峡故地的所见所闻,展示在历史的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斗争,最后,柳璀迷惑了:三峡风景秀美脱俗,人们却折腾出那么多的仇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莫言
在胶东大地高密县,50年前后发生了震天动地、触目惊心的两次大蝗灾。50年前那场大蝗灾,高密县东北乡人在四老爷的带领下耗巨资建蝗庙拜蝗神,驱赶泛滥成灾的蝗虫,但那生命力,繁殖力旺盛的蝗虫仍汹涌澎湃、连绵不断;又在九老爷的带领下毁蝗庙驱蝗神,用尽所有方法杀灭蝗虫,并请来了刘将军,但蝗虫仍灭而不绝……四老妈与他的情人也死在了那场蝗灾中…… 50年后的大蝗灾,人们在解放军、科学家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蝗虫……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耐
《大江东去》是著名财经作家阿耐创作的一部全景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历史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经济改革为主线,全面、细致、深入地表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变化、政治领域的变革 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等方方面面;生动而真实地刻画了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人物,如国营企业的领导、农民企业家、个体户、政府官员、海归派、知识分子等等。人物典型深刻,故事跌宕磅礴。从表现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这一题材里,这部作品具有很重的分量和特殊意义,被誉为“描写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小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维坚
本书是一部反映司法战线反腐打黑的长篇小说。歌颂了公安队伍中正直、无私、无畏的英雄形象。故事从一起杀人案开始,连刑警大队教导员也险遭不测。侦破工作屡屡受挫,每一次行动都预先被杀手所知。种种迹象表明,公安局内部隐藏着内奸上,而陷藏在一系列杀人案后面的主使——政府中的腐败分子,更是出人意料,使人震惊。作品出自身为一线警察的作家之手,虽是侦破小说,却不回避现实中存在的严惩问题,令人惊心动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戴宏 陈胜利
这是第一部首次全方位描写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20年来发展壮大、直面现实、具有震撼力的优秀作品。本书思想主题鲜明深刻,人物塑造典型鲜活,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一部全景式、大纵深展示武警部队建设发展风雨历程的上乘之作。该书由武警海南总队新闻电视工作站站长戴宏和著名导演陈胜利合作完成,书中形象地再现了武警部队历史上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以及发展建设规律特点,谱写了改革开放历史大潮中武警官兵不变的忠诚。这部书生动真实准确地再现了武警官兵的战斗生活,可以说是一部武警部队二十年的发展史,更是人物命运的沉浮史。书中通过于海鹰和陆涛这一对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在复杂多变的特区的命运沉浮,着力反映时代发展对武警部队的严峻考验,以及引起的部队内部矛盾冲突,围绕变与不变这一时代主题,与时俱进的阐述了武警部队“打得赢、不变质”的时代使命。本书展现武警部队走过的二十年之路,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人走过的二十年的心灵轨迹,情感历程和价值观念的裂变都是一样的惊心动魄。当然,作者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为了写故事而组织结构,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地阐释了 “兄弟情仇”的情感力量与时代内涵,通过外在故事的冲击和内心世界的撕裂,真实反映了当代军人的心路旅程和深刻思考,塑造了于海鹰等一批当代军人坚守不变的信念,勇往直前,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操守。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佩甫
《等等灵魂》是著名作家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后最新打造的长篇小说。实际上,这部长篇的准备期长达20年,这些年来,李佩甫陆陆续续地研究了上百个活生生的商场案例,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企业家,为了这部长篇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在这部长篇里,李佩甫实现了从“官场”到“商场”的成功转型。小说以大都市商战为背景,描写了转业军人任秋风在情场失意之际,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商场。凭借着大胆的创意、过人的公关能力和卓越的商业才能,以及“商学院三枝花”的鼎力辅助,任秋风在商海中生死搏杀,令商场奇迹般崛起,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超市航母。本书以大都市商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群无权无势又年轻的人,凭借天才与奋斗,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企业,最终打造成市值几十亿的商业帝国。随后,他们又在成功中走向各自的歧途,有人被权力俘获,有人被利益收买,有人被欲望逼疯……一群我们这个时代的草莽英雄,就这样迷失了方向,丢失了灵魂。小说以不动声色、罕见的广博深刻,全面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真实心灵困境。大学生、独生子女、都市白领、商场精英、创业者,都能够在这部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解决的精神困惑,甚至看到自己未来的命运。超越各自的生活角色,站在时代的高度,我们都是商业时代里的精神孤儿。一口气读完这个惊心动魄的商战故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写给你的心灵之书,你是谁,你要怎样度过这一生,你为何而奔波,为何如此不安,为何失败的时候不安,成功的时候更不安,本书将触动你从物质的喧嚣中突然觉醒过来,引领你踏上返回内心的旅程,找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翻开本书,重新认识你自己,以及你活着的这个时代。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苏童
今天我莫名地想到了流水,想到了时间。我想起好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一个人在空旷的运河码头上游荡。码头上没有待运的货包,没有搬运工人,漆成绿色的吊机静止不动,我想打开吊机驾驶室的门,但是门被锁上了,隔着玻璃我看见里面简单的仪表盘,一面“安全生产”的锦旗,还有驾驶座上的一块红白相间的皱巴巴的毛巾。除此之外,我还看见了一种来历不明的物质,是一种金色的闪烁不定的光斑,它以神秘的节律投射在码头四周的所有平面上,看上去像是水的波纹,跳跃着,躲避着,然后卷土重来,那么神奇的光使我感到困惑而兴奋。那当然是孩子干的事,我守在码头上监视着河水,我猜想那是从河面下放射出来的光。可是河里究竟有什么呢?我想一定是水鬼干的好事。河里有水鬼,这是人们对河水内部最为恐怖的描述,我相信这样的描述,因为这样的描述使一条平凡的河流具备了神话的色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顽主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入遣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的无邪的头脑。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残雪
本书收录了残雪的《思想汇报》、《辉煌的日子》与《痕》三篇小说。残雪的小说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确实是独树一帜的,这本《思想汇报》也很能体现残雪作品的特点。“思想汇报”是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无人不知的事情,它曾“洗刷”了数亿人的灵魂,残雪的“思想汇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汇报”,却又处处有那个时代“思想汇报”的影子。残雪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谜。它所描述的,不是众人公认的那些事件或社会历史,而是艺术的自我在演示自身在现实中的可能性,是灵肉自身在追求实现美好而矛盾的人性的合一,是在自然观照下人性矛盾的极发挥。这部小说集,从深层的精神化世界挖掘人物心理中丑陋和变异的状态,延展着她对不安个体所寄身的荒诞世界的关注,和令人惊骇的人性探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邓贤
谨以此书,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活着或死去的,有名或无名的,士兵或将军,献上我的一方小小的墓志。碑文铭刻:也许你们被遗忘了,但你们创造的业绩永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爱玲
琵琶出生在显赫的上海贵族家庭里,围绕着她的是丝绒门帘、身穿水钻缎子的宾客、裹小脚的老妈子,和一堆关系庞杂的二大爷、姨奶奶、表姐表哥们。但父母的缺席却是永恒的常态,沉迷在鸦片里与旧时繁华的父亲难得现身,而坚持要离婚的母亲则与琵琶的姑姑出洋念书。在这种文化、利益相冲突的幽森豪门里,难怪四岁的琵琶总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或许也因为这段万花筒似的童年滋养,琵琶的脑子里常转着超龄的念头:她幻想能无穷无尽地一次次投胎,变成金发小女孩住在洋人房子里;她看到书里压的褐色玫瑰花瓣,就伤感人生苦短;她觉得十八岁是在护城河的另一岸,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过去。美好的人生固然值得等待,然而,眨眼间当琵琶已跨到另一岸时,等待到的却是不堪的、囚禁她一生的凄伤……《雷峰塔》是张爱玲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糅合其独特的语言美学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情节在真实与虚构间交织,将清末的社会氛围、人性的深沉阴暗浓缩在这个大家族里。继《小团圆》出版后,不难发现张爱玲反复地重述生命中最晦涩的心事,但每次出手均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极致细腻地铺写她对周遭不同人事物的爱恨情结,让我们读来震撼惊心之余,更能逐渐将张爱玲的传奇拼凑完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曹文轩
本书是曹文轩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红葫芦》、《采芹》、《白狗山》、《罗圈腿的小猎狗》、《杜夏老师》、《背叛的门牙》、《雪柿子》、《羽毛》八篇短篇小说,作者在牧歌式的文字、绘画似的意境中,构筑起一道亮丽、质朴的风景。插图唯美空灵,与曹文轩纯美的文字交相呼应,堪称一套经典之作,是读者不可错过、毕生珍藏的一份珍贵礼物。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我们的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感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曹文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罗萌
1912年3月的一天,慈禧太后的御医——程汉卿,跪别已下岗一个月的大清宣统皇帝,失魂落魄地走出紫禁城,带着两个儿子回到辽西老家;1919年,大儿子程少伯,给李大钊看病时认识了毛泽东,之后服务毛泽东半个世纪,大跃进中因反对毁坏森林而被害;二儿子程少仲,1913年留学美国,曾为美国总统塔夫脱的夫人治好伤寒,后官至新中国卫生部副部长,1957年反右中叛逃英国;长孙程杏元,抗美援朝时期卷入志愿军假药案,1952年被枪毙;次孙程杏陵,出生于美国,学贯中西医,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医学博士;曾孙程若东,1999年获得国际“二十世纪最杰出药学家”勋章;曾孙女程若西,执着于中医的传承与复兴,延续着家族100年来的宿命与传奇……翻开本书,看这个肩负中华医术绝学的家族,100年的聚散飘零、跌宕起伏;中医的智慧与哲学,闪烁在他们的言行举止间,闪烁在本书的每一页,时时令人豁然开朗。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