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兰·梅鲁洛
“本书展示了一种心灵的愉悦,它令所有其他的愉悦都显得过于短暂……”来认识一下这两个男人。奥托。资深美食图书编辑,自认为是个普通人——好丈夫,好父亲,相貌平平,身高一般,风趣、正派,有时有点自作聪明,政治上走中间道路,在美国中产阶级里处于偏上的位置。然而,他不时被一 种啃噬人心的费解所折磨,关于事物的更深层意义。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所有这些忙忙碌碌,所有这些东西——一千个头条,十万次谈话,电子邮件,开会,纳税,账单,广告,补牙和体检,妻子吉妮的情绪,他的情绪,孩子们的情绪,水管工的付费单,守丧,婚礼,给花浇水——所有这些,到底都通往哪里?沃利亚仁波切。奥托“神经兮兮”的妹妹的上师,穿着呼呼生风的枣红色长袍,笑容灿烂,吃得很少,英语不太好,随时处于内心的深深安静状态。某个机缘下,他们一起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自驾旅行。
最近更新 2021-08-01
作者 : 西村寿行
这是一出精心设计的复仇悲剧。银行巨款屡屡被盗,看家护院的狼狗神秘地死去……人心慌恐,故事慢慢走向高潮。果然,新婚之夜,新郎眼睁睁地看到新娘被强奸玩弄,无可奈何;漂亮的女演员在银幕上一副正经相,可在家中遭受种种非语言所能形容的污辱虐待;全国名流也难逃厄运,同老婆一起受到性侵犯而慢慢地死去……情节惊险刺激,故事高潮迭起。读完本书,你会了解到什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什么叫人性的复苏和回归。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高尔斯华绥
《福尔赛世家》是英国近代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所写的,包括《有产业的人》、《骑虎》和《出租》三部曲。《有产业的人》和《骑虎》各有一个插曲《残夏》和《觉醒》。作者通过福尔赛这个大家庭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写了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社会生活的动态,也反映了布尔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以及工党上台后实施所谓“国有化”所导致的资本更加集中等重大政治事件。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刻划了资产阶级有了财产就能占有一切的反动本性,同时也揭示了在历史车轮的冲击下,他们都逃脱不了堕落、腐朽、衰亡的命运,在客观上起了批判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及其社会制度的作用,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骑虎》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920年出版发行。90年代后期,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开始武装反抗,爆发了和波尔人的战争。与伊琳分离了12年的索米斯,在孤独的岁月里一心盘财,财产增长很快,现已达10万镑以上;近几年又在搜集名画上着实捞了一笔。他尚无子嗣,想与伊琳离婚,娶年轻漂亮的法国女子安耐特;但见到伊琳又旧情重燃。她生日那天,他特地买了一只贵重的钻石别针,去请她回家,遭到拒绝。妹妹维妮佛梨德的婚姻也出了麻烦,她的丈夫达尔第随舞女离家出走。为保住财产,他不管妹妹的感情,教她离婚。伊琳爱上索米斯的堂兄乔里恩。福尔赛家族的青年一代乔里和法尔参军去了前线。乔里染病死在南非。索米斯向法庭控告乔里恩破坏他和伊琳的婚姻,乔里恩决定不予辩护。索米斯与安耐特的婚礼于1901年1月底在巴黎举行。安耐特的青春和美貌使索米斯踌躇满志,却不能像爱伊琳那样爱她。女皇晏驾了,国家投资利息从8厘跌到3厘。5月里,伊琳与乔里恩生了个儿子。11月,安耐特临产时发生问题,产妇和孩子只能二者择一。索米斯思索良久,决定要孩子,但听说生下的是个女儿,又很失望。天明后见到女儿,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爱。詹姆士去世。1920年5月12日下午,索米斯与女儿去看“未来派画展”。他已经65岁,女儿芙蕾19岁了,长成一个漂亮姑娘。伊琳和她的儿子乔恩也来看画展,两个孩子一见钟情。交谈中才知彼此是远房兄妹。在画展上,他们还结识了一位叫马吉尔孟特的青年。芙蕾与乔恩的相识使双方父母很紧张。他们都决定不让年青人知道过去的事。长辈的阻止反而促进了青年人的爱情。马吉尔孟特也爱上了芙蕾,她对他却没有兴趣。芙蕾后来得知伊琳是父亲的前妻,十分震惊。孟特前来求婚,并说出自己是从男爵的继承人。索米斯让他等待。芙蕾极力劝说乔恩去不限年龄的苏格兰秘密结婚,乔恩担心会伤母亲的心,未肯。芙蕾向父亲诉说自己对乔恩的爱情,深深打动了索米斯,但他告诉女儿,以她两个月的感情来对抗35年的仇恨是不可能的。芙蕾心绪纷乱。夜里,她听见父亲在画廊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本书包含9部短篇小说。作品取材于作者亲身接触的真实故事,主题为表现大都市人生的疲惫、无可选择和心理扭曲。内容有写夫妻为一件小事而离婚、有写人生走到中途的彷徨,有写骄傲的小姐内心的爱情萌动、有写少年的青春冲动、残疾者内心的奋起企求,也有幽默故事。风格上都幽默有趣,为村上春树的早期作品,但展现了他一贯的写作手法。村上春树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长篇中只有《挪威的森林》,短篇集中则是这本《旋转木马鏖战记》。这部短篇集是在《挪威的森林》(1987)之前的 1985年出版的,作为手法可以说是《挪威的森林》的前奏。村上春树后来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恐怕永远不可能写出《挪威的森林》那部现实主义长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莫泊桑
《如死一般强》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889年5月首次出版。《如死一般强》的主人公贝尔坦是个富有的名画家,五十来岁,十几年来爱着被丈夫冷落的漂亮女人纪约罗瓦伯爵夫人,伯爵夫人也很看得自己与画家的情人关系。莫泊桑在书中探索的是中老年人并未失去恋爱的动力,在特殊的情景下爆发出的爱情力量不亚于死神的力量。
最近更新 2023-12-14
作者 : 西德尼·谢尔顿
西德尼·谢尔顿第十四部小说《祸起萧墙》(Morning,Noon and Night),于1995年出版,该书整个篇章的布局仍然是那么精当,喜欢谢尔顿的读者很少有人不被这位畅销书作家的这部作品所诱惑。哈里·斯坦福是波士顿拥有六十亿财产的巨富。在哈里意外身亡后,与父亲一向关系不睦的兄妹三人回到老家安葬父亲。这时自称是哈里私生女的朱莉娅找上门来,要想得到一份遗产。大哥泰勒经过大力追查,证实了朱莉娅的身份,但引起了律师史蒂夫的猜疑。史蒂夫鼎力相助无意去拿遗产的真朱莉娅。而在遗嘱公布的日子,号称有六十亿家产的斯坦福企业实际上负债一百五十多亿美元。三兄妹热望落空,泰勒饮弹自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乔治·奥威尔
对于这部天才而富于洞见的著作,再说任何话都只能是多余的。每个人都自会在书中找到共鸣,作为译者,我所能做的惟有沉默而已。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 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 (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英国人,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此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赶巧,在1936年,有一位进步出版商聘请一位属于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见证人的作家,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奥威尔欣然应聘,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简·奥斯汀
《爱玛》是奥斯丁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最成熟的一部,也是一部匠心独具的天才喜剧之作。该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爱玛是个既漂亮,聪明又有钱的年轻姑娘,由于具有这般得天独厚的条件,不禁有点随心所欲,她自己打定主意不结婚,却热衷于给别人做媒,每每不是按照情理而是凭着异想天开或一时冲动,乱点鸳鸯谱,结果闹出了许多笑话,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爱玛虽然没给人撮合成一门亲事,但她最后却坠入了情网,与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跟另外两对青年男女一起,构成了爱玛的喜剧结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弗吉尼亚·伍尔夫
本书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屠格涅夫
《前夜》的主人公是热情、正直、有自我牺牲精神、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叶连娜,她爱上了一个以解放自己祖国为已任的保加利亚青年。她不管你母反对,嫁给了他。她决心为解放保加利而献身。虽然她的丈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她忠于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本版根据Constance Garnett英文译本On the Eve(William Heinemann,London,1906)转译;并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3年出版《屠格涅夫选集》第三卷校订。
最近更新 2022-02-23
作者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个虚构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踪隐秘,特立独行,以擅长写“研究小说”著名,但不幸英年早逝。故事的第一人称叙述者V. 是塞巴斯蒂安的同父异母弟弟,为了反驳传记作者古德曼对已故哥哥的歪曲,他决心为哥哥写一部传记。他仔细研究了哥哥的作品和少量遗留文件,走访了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力图追溯哥哥生前的踪迹。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个有才华、有个性、有怪癖的小说作家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叙述者本人也在调查和写作过程中思考人生,思考文学创作,成了书中的又一个主人公。本书是文体大师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的第一部小说,是一部“带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学侦探小说”。这部典型的唯美作品以华丽而简洁的方式探讨了时间、爱、死亡、艺术等永恒主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森村诚一
这是作者酝酿已久的一个题材。作者以大都会新宿车站为舞台,展示了多样的、交错的、来去匆匆的众生相。满怀创业理想的少男少女,通过车站向东京靠拢,他们以为东京是金山,自己可以赚得满坑满谷。然而他们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飞快地打碎。他们有的沦为应召女郎,有的毙命街头,有的变为杀手……在人生的车站出演了一场理想与现实激烈撞击的悲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威廉·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最重要,也是最复杂、深奥,最具史诗风格的一部作品。它讲述的是美国南方一个家庭从1860年到1910年左右所经历的激烈的分崩离析的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种种冲突,触及与人类境遇有关的诸多带普遍性的问题。小说叙述方式独特;书中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主观感情“解释”过去,但共同体现出整部作品的悲剧格调。 本书书名源自《圣经》典故,书中描述的亲子之间的爱与恨、兄妹之间的暧昧感情等,具有《圣经》故事的色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理查德·梅森
★东方版的《蒂凡尼的早餐》,超越杜拉斯《情人》的跨国恋经典。★第一个被西方世界认可的东方女孩,统治好莱坞东方女性形象六十年的 “中国娃娃”。★席卷《华盛顿邮报》《纽约先驱论坛报》《底特律新闻报》《星期六评论》各大榜单。★英文版销量突破100万册,催生无数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剧、雷鬼歌曲。★跨越一个世纪的经典文本重归故土,香港的城市化身背后隐藏的两性冲突及政治暗喻。一段感情拼到最后,看的不是谁手段高心机深,而是谁更相信这段感情。一往情深,胜过百般算计。上世纪五十年代,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年轻的英国人罗伯特在湾仔码头邂逅了活泼俏丽的黄美玲,并对她一见倾心,自称是富家千金的黄美玲婉拒了罗伯特的追求独自离去。罗伯特只得怅然而归,然而不久后,他竟在酒店里巧遇正与水手们厮混的美玲。她的真实身份是吧女,水手们叫她苏丝黄。罗伯特开始为苏丝黄画像,尊重并爱护着她和她的私生子。苏丝黄为其感动,坦然承认“生活不是我所能选择的,所以我发明了一个办法,告诉我自己我叫美玲,我是有钱人家的小姐,我很幸福……就像那天你在轮渡上遇到的我那样。”她成了他的缪斯,他们相爱了。在香港,很多白人男子都找了中国情妇,然而爱情给他们彼此带来了深深的伤害……苏丝黄,第一个被西方世界选中的东方女孩。这本描写英国男子与香港妓女相恋的故事背后蕴藏了巨大的两性冲突以及政治暗喻,1957于伦敦出版时一炮而红,迅速被改编为歌舞剧在纽约和伦敦巡演。1960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将《苏丝黄的世界》改编为电影,并指派奥斯卡影帝威廉•霍顿出演男主角。《苏丝黄的世界》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香港热”,英文版销量也随之激增至数百万册。苏丝黄 “中国娃娃”的形象从此统治好莱坞东方女性形象数十年。时隔六十年,经典终于回归故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卫报》
最近更新 2020-12-09
作者 : 若泽·萨拉马戈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代表作★ 获葡语文学桂冠奖项“卡蒙斯文学奖”,被译成四十余种语言★ 一部虚构而极富原创性的历史小说,足以比肩加西亚·马尔克斯巅峰时期的任何作品。——《费城问询报》★ 阅读《修道院纪事》,就会明白:“世界对思考者而言是喜剧,对感 受者而言是悲剧。”——《图书馆期刊》★ 一部强力的小说,有下流也有高尚,有愤怒也有温柔,在书中你会发现历史、喜剧、超现实、科幻、魔法以及无数个精彩故事。——《独立报》★《修道院纪事》是一部丰富、多面、多层次的小说,同时运用了历史、社会及个人三种视角。萨拉马戈用这部作品展示了他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深度和精彩程度。——瑞典文学院★ 和博尔赫斯一样,萨拉马戈是一个自由的人,他的作品也完全展示了这样的自由。读者会为《修道院纪事》而着迷。——哈罗德·布鲁姆墙壁会渐渐倒塌,而天堂本身就是一个大教堂,在这里罗马圣伯多禄大教堂只不过是沙滩上的一粒小沙子;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要在地上建造教堂和修道院呢;因为我们不明白大地就是一座教堂,一座修道院,是信仰和责任的所在,是隐居和自由的所在。这是宗教裁判所阴影下的压抑和愚昧的时代,在战场上丢了左手的士兵巴尔塔萨,有特异视力的姑娘布里蒙达,被疯狂的天才、科学怪人洛伦索神父邀请一起建造飞行器。飞行器确实起飞了,但接下来呢……欢笑紧挨着眼泪,平静和焦急只有一步之遥,轻松与惊恐是近邻,每个人的生活莫不如此,每段历史莫不如此。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