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鲁迅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华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谈》的杂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韩冰
财富就掩藏在那些不经意的角落里;财富就掩藏在生活湖泊淤泥的蚌壳中;财富很多时候离我们很近,但是我们经常错过它;财富往往就在你家后院酣睡……本书让你掌握17种将鹅卵石变成金子的炼金术:每一种炼金术的修习成功,都将使你向财富迈近一大步。这本书里有408个智慧隽永的一分钟袖珍故事。随时抽出1分钟来读这本书:你将懂得人生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需要舍弃的;你会学会赢家的思考方式……随时抽出1分钟来读这本书:你将明白改变你自己是走向财富最关键的一步;你将知道穷人并不是天生的;随时抽出1分钟来读这本书:你会明白,有爱就有一切,你不仅仅会获得物质财富的成功,还会享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主要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轮恐惧》《一条老狗》《追忆李长之》《我的童年》《北京忆旧》等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详实。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大萌子
2012年6月父亲节在微博晒礼物 ——“我和老爸30年合照”,感动亿万网友。2013年受到北京春晚节目组的邀请,参加春晚演出。2014马年春晚曝光温馨老照片,王铮亮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观众潸然泪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爱的故事里。从1岁的“小米豆”,到30岁的“大萌子”,北京女孩赵萌萌的身边,总有父亲的陪伴,她的母亲则在旁边充当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了父女俩的30年。30张照片记录了30载年华,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观者动容。继12年首次在北京春晚舞台播放之后,这组照片再次登上马年央视春晚舞台,大萌子和父亲30年的合影与王铮亮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很多人。父母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转眼孩子长大,但曾经帅气漂亮的他们就剩下满脸皱纹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大萌子和萌爸用平实的语句,将中国百姓普通而不凡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让你笑中带泪。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爱的故事里。只要父母在,无论你年龄多大,都是个有家可归,有爱可依的孩子。谨以此书,献给全天下为儿女操劳一生的爸爸妈妈。全书历时一年多完成,讲述大萌子和萌爸之间30年的亲情故事,有笑有泪有趣味。大萌子说:“写作的过程很幸福也很难忘,写到动情处我会泪流满面,也会因为一些冒傻气的往事笑到不能自已。”故事里有大萌子的成长,也有许多80后一路成长起来的共同回忆,而萌爸萌妈则是典型的50后父母,这是我们整整一代人的回忆录,珍藏起过去30年爱的点滴回忆,等孩子长大了一起坐下来,坐着摇椅慢慢品味。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晓风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张晓风,一九四一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张晓风文采亦秀亦豪,创作腹地广阔。除散文外,兼长戏剧,又以可叵、桑科笔名撰写杂文评论经年。重要作品包括散文十二卷(《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等)、戏剧十一卷(《武陵人》、《自烹》、《和氏璧》《血笛》等)、杂文三卷(《非非集》、《幽默五十三》、《通菜与通婚》)以及儿童文学、评论小品等,作品在台湾多次获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六六
《偶得日记》是继六六第一部散文集《温柔啊温柔》、《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叙了她颇不平静的孕期生活及对儿子的早期教育,记录了她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切的感受。六六说: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名喜爱幼儿的教师,最终,我才不得不承认,好吧,我是靠文字吃饭的作家。我对写作,就好像我对婚姻一样心猿意马,且走且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林清玄
绝境中还要飞行,逆风中还要穿云。《在云上》,林清玄一如既往地为我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他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有无边的想象,不凡的心象,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淡中,创造高峰。只要有正向的信念,就有正向的未来;只要打开感觉的开关,就能契入生命的美好。欢喜,慈悲,感动,感恩,在每时每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德烈·纪德
纪德是个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家,《刚果之行》和《乍得归来》是其游记的代表作品,纪德在这两部游记中严厉地批评了法国的殖民政策,揭示出殖民制度不可避免的恶果;同样引起轩然大波的还有《访苏归来》及其“补正”,面对当时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奉为理想的苏联,纪德不盲从、不盲信,坚持真理和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对苏联现实的失望。纪德的游记创作既有个人情怀的抒写,又富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诚笃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其整个创作生涯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纪德游记》除上述代表作之外,还收入《放弃旅行》、《漫游土耳其》和《布列塔尼游记》三部作品,纪德一生的游记作品精华尽收其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季羡林平时十分关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等问题,书中收录了多篇有关这些内容的文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该书以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归乡记、亚洲之行、欧洲之游、非洲之旅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登黄山记》《西双版纳礼赞》《深圳掠影》《延边行》《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等四十余篇游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清少纳言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这么说《枕草子》—— 文章真是好,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妩媚;……在她眼里,宫廷生活也如同家常日子,她所记得的总是日子中细微的纹理,朝政变乱、命运升沉这样的大事她并不留意,她留意一朵花、一种表情,衣裳的颜色、深夜的鸟鸣,她说这是有意思的事,……这种对微妙意思的耽溺,就是川端康成所谓的日本之美。随便翻翻,可消永夜。一段一段地流连下去,常常会想,文章原来竟可以这样写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清华园日记》是乃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构成了《清华园日记》独特的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光中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生前最后一本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故园与人生的思考与怀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乡愁是心头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处处亦可为吾乡。在文学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在暮年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注脚,也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最后归宿。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启超
擎一编余数年来所为文,将汇而布之。余曰:恶,恶可!吾辈之为文,岂其欲藏之名山,俟诸百世之后也,应于时势,发其胸中所欲言。然时势逝而不留者也,转瞬之间,悉为刍狗。况今日天下大局日接日急,如转巨石于危崖,变异之速,匪翼可喻。今日一年之变,率视前此一世纪犹或过之,故今之为文,只能以被之报章,供一岁数月之道铎而已,过其时,则以覆瓿焉可也。虽泰西鸿哲之著述,皆当以此法读之,而况乎末学肤受如鄙人者,偶有论述,不过演师友之口说,拾西哲余唾,寄他人之脑之舌于我笔端而已。而世之君子,或奖借之,谬以厕于作者之林,非直鄙人之惭,抑亦一国之耻也。昔扬子云,每著一篇,悔其少作。若鄙人者,无藏山传世之志,行吾心之所安,固靡所云悔。虽然,以吾数年来之思想,已不知变化流转几许次,每数月前之文,阅数月后读之,已自觉期期以为不可,况乃丙申、丁酉间之作,至今偶一检视,辄欲作呕,否亦汗流浃背矣。一二年后视今日之文,亦当若是,乌可复以此戋戋者为梨枣劫也!擎一曰:虽然,先生之文公于世者,抑已大半矣。纵自以为不可,而此物之存在人间者,亦既不可得削,不可得洒,而其言亦皆适于彼时势之言也。中国之进步亦缓矣,先生所谓刍狗者,岂遂不足以为此数年之用?用零篇断简,散见报纸,或欲求而未得见,或既见而不获存,国民以此相憾者亦多矣。先生之所以委身于文界,欲普及思想,为国民前途有所尽也。使天下学者多憾之,柱等实尸其咎矣,亦岂先生之志哉?余重违其言,且自念最录此以比较数年来思想之进退,用此自鞭策,计亦良得,遂颔焉。擎一乞自序,草此归之。西哲恒言:谬见者,真理之母也。是编或亦可为他日新学界真理之母乎?吾以是解嘲。壬寅十月梁启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