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贾平凹
贾平凹历时3年写成的长篇小说《高兴》,又一部关注土地变迁后农民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该书描写一个名叫刘高兴儿子叫刘热闹的家民工进城打工的故事,父子在城市给人送煤兼收破烂。日子清苦却精神充足,读来对经济富裕却精神贫穷的准城里人颇有启示意义。正当百事瓦裂、浮华猖獗的社会变改之际,农民刘高兴先是将自己的一颗肾卖给了城里人,随后又与同乡五富来到城里拾破烂……妓女孟夷纯的出现不但引来了城市万象之态,还带给了他门支离纷崩、始料不及的命运……贾平凹以其一贯的慈悲连绵,一贯的继往开来,一贯的淡定笔致打开了一幅令人缀乱或战栗的城市生活画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密布着冲突、错位、荒谬、伤痛、病象重重而又情切至深的当代故事。近年来,在贾平凹获得古拙而本真的创作状态的同时,他的襟怀如同涨墨,彻底吃进了字里行间——于是,《高兴》这部小说中的白描便闪烁出钻石般的光芒,它穿透小说中的故事、人物、命运,照射给读者一幕欲哭无泪、渴望欷歔的人间舞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柳建伟
本书是柳建伟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王金栓上校的婚姻》、《逝水而去》、《天凉好个秋》、《苍茫冬日》、《九哥是一片风景》、《都市里的生产队》、《夏日悠长》、《煞庄亡灵》、《金铃铛》共九部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深深扎根于军营生活的沃土,展现了新时期军人看似古板、实则多彩;外表冷酷、内心火热的精神世界。作家笔下的人物有将军,也有士兵;有参谋、也有干事;有驰骋练兵场的男子汉,也有在家含辛茹苦的好军嫂。在本书中,除军营外,作者是把笔触伸向了机关、农村、都市等领域,笔风如故,情节依然曲折动人,妙趣横生;思想则深刻凝重,给人启迪。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贾平凹
《古炉》,贾平凹长篇长篇小说之一,字数达64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文革,,作品中的村庄原型是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古炉》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这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但是这份宁静却从1965年冬天开始动荡了。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时间一直发展到1967年春天,一个山水清明的宁静村落,在“政治”虚幻又具体的利益中,演变成一个充满了猜忌、对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废墟。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我们面前,是作家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生动写照。《古炉》是在《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十三部长篇小说。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了新长篇《古炉》的创作。在长达四年的写作过程中,他于2010年5月完成了64万字的新作,并且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写作字数近200万字,新作在规模上让贾平凹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班宇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阿乙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蒋方舟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李诞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谈波
最近更新 2020-12-21
作者 : 严歌苓
四〇至八〇年代流传在中原农村的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一段纷乱复杂的痛苦历史,一场人性人伦的严峻考验。大多数人不得不多次蜕变以求苟活,愚昧朴拙的女主人公葡萄则始终恪守其最朴素的准则,则被错划为恶霸地主而判死刑的公爹匿于红薯窖几十年。王葡萄是严歌苓贡献于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独创的艺术形象,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写出了人性的灿烂,体现了民间大地真正的能量和本原。小说里的民间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的藏污纳垢特性首先体现在弥漫于民间的邪恶的文化心理,譬如嫉妒、冷漠、仇恨、疯狂,但是在政治权力的无尽无止的折腾下,一切杂质都被过滤和筛去,民间被翻腾的结果是将自身所蕴藏的纯粹的一面保留下来和光大开去。葡萄救公爹义举的前提下,公爹孙二大本来就是个清白的人,他足智多谋,心胸开阔,对日常生活充满智慧,对自然万物视为同胞,对历史荣辱漠然置之。在这漫长岁月中他与媳妇构成同谋来做一场游戏,共同与历史的残酷性进行较量——究竟是谁的生命更长久。情节发展到最后,这场游戏卷入了整个村子的居民,大家似乎一起来掩护这个老人的存在,以民间的集体力量来参加这场大较量。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沈从文
该卷本收录短篇小说集《篁君日记》《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及其他》。该集子小说发表于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这一时期是作者创作力爆发时期,各类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都能看出作家的笔触趋于成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路内
本书为路内《“追随”三部曲》第二部。故事讲述了一群少年快乐、自然、诗意、燥闷的成长往事。路小路、杨一、于小奇、曾园,虽然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在1990年的夏天,在戴城这个闭塞的小城,他们都有着逃离此地的欲望,都开始了对未来和爱情的追寻,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如此相似,他们的迷茫和失败也近乎相同。他们相遇,继而相离,期间夹杂温柔的暴力,克制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还有最诚挚的兄弟之情。我是路小路,我在这里当时我十八岁,十八岁真是无处可去初中老师说我们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初中毕业就是八九点钟,老了以后是夕阳我认为要倒过来看,人生是黑夜,那么十八岁那年我正处于黄昏最美的时候然后是漫长的黑夜,某一天死了,在天堂看到红日升起我至今不知道什么样的痛苦可以使时间停止又是什么样的快乐可以让我们朝生暮死但我明白了我表姐所说的爱一个人,不爱一个人,都像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上很久才能明白当一切归于平淡和琐碎之后,关于过去,过去其实不值一提的时候我们的成熟,才刚刚开始,这件事,说来悲凉,却的确如此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贤亮
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心态的长篇小说,张贤亮打破以往传统叙事模式,采用意识流的手法讲述一个经历过“文革”的知识分子,若干年后的内心自省。他曾经主动地去寻找过死亡。死亡是一次壮举。由于这种壮举一生中只能进行一次,因而具有绝顶的重要性。那是在劳改农场的一次晚点名之后,他一百听着一、二、三、四……十二、十三、十四……的报数声,一面思索着寻死的方法。目的确定之后,方法是很关键的。没有月亮,天和地都一片漆黑。仿佛有星光,还有队长手中的马灯乱晃。各个组的报数声都隐蛇。这时他觉得有一丝阴森的仇恨和令人心悸的爱意纠缠在一起,从心氏冉冉升起。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妮宝贝
本书是著名青年女作家安妮宝贝小说散文新作集。在这本书里,安妮宝贝以文字探索呈现自我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与之保持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使她得以对照记忆与真实之间细微层次,谈论身世,家庭,童年,南方,流失,生命的客观性。作者沉着剥离个人回忆在时间中的内核,将它的黑暗与光亮,呈现在多年新旧读者的面前,是一场清谈的形式。书中另一部分属于思省的层面,坦率讨论写作和作品,涉及天分,交际,孤立,圈子,争议,价值观,读书,世相,人情,个性……风格清淡洗练,观点直率深入。全文分春夏秋冬四季,除小说《月棠记》之外,都是她自言自语,以一个词语比如祖母、阅读、自闭等等为题写下所想所感。随笔集中散文与小说并存,小说很像散文,散文又像小说,安妮宝贝认为那或许因为她一直是个趋向关注状态而抹去观点界限的人。本书中也包含了作家的读书笔记,对于盛名之下的状态,安妮宝贝在随笔集中写道,如果写作是一种治疗,这种治疗充满矛盾。一边自我控制一边反复刺激病灶。一个人写完第一本书的时候,不会畏惧。越写越多之后,畏惧开始出现,如同跋涉到临渊深谷,看到前面漫漫长途,巍峨峰顶,不知边界何在。安妮宝贝表示,以前她从未这样客观而平淡地谈论过一些真实的人与事,包括身世、童年、南方、世相等等,这本书更像一次清谈,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说话。《月棠记》中安妮宝贝细腻描绘了一个女子面对婚姻和孩子的选择与态度,孩子的意象多次在小说中出现,这在她的创作历程中还是第一次。安妮表示,早期的作品,比如《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都是由内心的孩童所写。它们所要展示的,是一个女童的激烈极端,与自我和外界的无法和解。但是从《蔷薇岛屿》开始,这个女童的困惑,已经获得一种试图与自我和解的洁净。《素年锦时》里出现了婚姻和孩子,也只是其中一条水流。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会面对的内容。它们与亲情、生命一样,都是为了融汇大海之中的支流。《月棠记》是万花筒一样有着暖彩碎片的小说,本质上更接近一个童话。它讲述成人的故事,属于孩子的心。安妮说。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一个自由写作者在多年写作之中,持续开拓的文字疆域和思考力。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字字句句,所思所想,如同穿越月光夜色的清越笛声,一个始终执守边缘的写作者和她内心深处的素颜女童彼此分裂交错,出入文字,漫游无人之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先勇
《玉卿嫂》是白先勇先生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它的成熟的程度比不上白先勇以后作的《游园惊梦》、《台北人》、《永远的尹雪艳》、《孽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太直露,不懂得控制。他认为作品的叙事者感情介入太多,未能保持适当的客观与冷静。然而,正是因为这篇作品的太直露,不懂得控制,作家的感情介入太多,才使得这篇作品向读者更多地展示了白先勇隐秘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幽邃而复杂,甚至是扑朔迷离的,但它却密切地联系着白先勇的艺术创作,对深入理解白先勇的许多作品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小说是以叙述者我作为小说的视点和视角中心,使玉卿嫂和庆生的恋爱的悲剧故事看起来全发生在我的面前。并通过一双童稚的眼睛传给我们读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三毛
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依然恋恋着墨沙漠生活周遭的人与事,《收魂记》、《搭车客》、《逍遥七岛游》、《一个陌生人的死》、《大胡子与我》等篇,情趣盎然;《沙巴军曹》与《哑奴》所刻画的主角,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压轴的《哭泣的骆驼》,以游击战事为背景,细细铺写一对沙漠情鸳的生死盟,竟犹如史诗般的磅礴。 三毛为读者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欲罢不能的文学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严歌苓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晚江的中国女子,为了寻求物质上的幸福,和丈夫离婚并嫁到美国。10年后,两个家庭以及两个家庭的孩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才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爱的依然是前夫。娇艳欲滴的花儿,命运多舛的少年,花儿与少年的暗喻和指向是什么?从书中自能找到答案。小说写得精彩纷呈,耐读好看,字里行间呈现出纯粹意义上的唯美和凄清。与严歌苓以前写的《绿血》、《少女小渔》和《扶桑》的风格一脉相承,是一种没有经过东西方文化碰撞,决不可能得到的文化精髓。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