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编著的《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白夜》是一部经典的中短篇小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魔》是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品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的老一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70年代初社会激进青年的群像。以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良知、崇尚真善美,同时又怯懦胆小、庸碌无为;以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为代表的社会激进分子,反对社会旧秩序、蔑视权贵,同时又阴险狡诈、狠毒无耻。而另一位主人公斯塔夫罗金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卑鄙无耻,荒淫放荡,是一个极端的享乐主义者,其灵魂和肉体都远离基督,过着魔鬼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带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时刻感受着体内的兽性与自身的罪孽。斯塔夫罗金有着强烈的罪感意识,可他又无力承担自己的罪孽,无力自我救赎,因此他只能通过消灭自己的肉身——自杀,来消除自己的罪孽。在《群魔》中,每个人物都是善与恶、高尚与无耻、奋进与堕落的奇妙混合,而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紧紧纠合在一起,相缠相绕,无法区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荒诞世界,然而在这充满恶的世界中,总有些许对善的感知,在每一个人身上,或明或暗地闪动着微末的亮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十九世纪文豪。《远大前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后来他之所以想当上等人是因为环境的改变。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这部作品并非任意写出,而是以狄更斯以前的十多部作品为基础,是他思想的总结。狄更斯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总结到了这部创作之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姆
★现代作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萨默塞特·毛姆。——乔治·奥威尔★毛姆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此后的写作只限于回忆录和文艺评论。★讲述一个神迹引发的波澜起伏的离奇故事,更有“堂吉诃德”主仆“客串出演”。卡塔丽娜是个美丽、淳朴的女孩,在一次意外中双腿致残。这天,在全城热烈欢迎巴莱罗家两兄弟衣锦还乡的时候,卡塔丽娜却独自在修道院中黯然祈祷。这时,神迹意外降临,她被告知 :巴莱罗家三兄弟中事奉上帝最虔诚的那个人能治好她的残疾。这个人会是三兄弟中的哪一个?这是一个恶作剧还是真正的圣母玛利亚显灵?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川端康成
尾形信吾紧颦双眉,微微张开着嘴,似乎在思考什么。别人看来,或许觉得他不是在思想,而是在悲伤。儿子修一发现了,却习以为常,毫不介意。儿子理解得准确,父亲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回忆什么。父亲用右手摘下帽子,放在膝上。修一默默地将帽子拿过来,放到电车的行李架上。嗯,喏……这时信吾有点难以启齿,前些日子回去的女佣叫什么来着?您是说加代吧。对,是加代。她是什么时候回去的?上星期四五天前啦。是五天前吗?她五天前请假回家,现在竟连她的容貌。衣着都记不清了。真烦人啊。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当代德语文学巨擘,孟京辉、史航、牟森“愿效犬马之劳”的大师,毕希纳奖、卡夫卡奖得主,文德斯最爱的作家,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重磅力作,向着圣山的方向,向着精神故乡。◆故乡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想念故乡,却宁愿漂泊在他乡。我们离乡,然后寻找故乡。故乡不会还在老地方,也许在从来没有到达的方向。模糊的故园风景,缓慢的归乡途,汉德克的这本《缓慢的归乡》是你手边最好的读物,这是一本回到故乡的地图,带你归乡,尽管这条路对你来说再熟悉不过。本书包含汉德克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前者的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缓慢的归乡》描写了一个自我疏离的男人与他粗糙麻木的灵魂之外的世界不断变换的关系。——《科克斯书评》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莎伦·古斯金
小说基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某些人生来仿佛带着一些他人的记忆。吉姆·塔克一直以来专注于搜集相关的信息,并编纂进了一本叫做《轮回转世》的研究著作中。这种奇事发生在了小说主人公珍妮的身上,她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的儿子诺亚生来仍旧残存着另一段记忆,这让珍妮烦恼不已,同时也引起了安德逊博士的注意。他们根据诺亚模糊的记忆,追踪到了另一个家庭的故事,原来,诺亚的前世在这个家庭中遭到残忍的谋害,他临死的不甘伴随着轮回来到了下一世。在珍妮和安德逊博士已经其他人的帮助下,他们完成了诺亚前世未竟的夙愿。
最近更新 2021-10-05
作者 : 苏珊·桑塔格
《我,及其他》是苏珊·桑塔格唯一的短篇小说集,中译本还特意增加了两篇作者本人建议纳入的近年新作。总共十个短篇,宛如多棱镜般展现了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那代美国知识精英的心路历程、知识女性的精神肖像,以及当地美国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并探索了短篇小说这种表现形式无限的可能。在先锋实验的创作表层之下,骨子里体现出来的是桑塔格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关怀。
最近更新 2020-05-21
作者 : 罗伯特·洛德朗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罗伯特·洛德朗的《狼穴巨款》问世之后,半年之内便连续再版九次,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随即畅销于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小说围绕着一笔巨款的归属和使用,浓笔重彩地描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杀。主人公诺勒本是一位诚实本分的建筑设计师,自从他突然被指定为一笔巨款的主要经手人之后,立即就陷入了蒙骗、恐吓、暗杀、追捕和色情诱惑的重围。诺勒的对手是一名代号叫“鸩鸟”的新纳粹分子,这个杀人魔为了实现他的复辟梦想,不惜亲手杀死他的母亲和姐夫,杀死从小就与他发生了乱伦关系的亲姐姐,杀死许许多多妨碍他的人。诺勒和“鸩鸟”都力图取得那笔巨款的支配权,前者要将它用于和平正义的事业,后者则想靠着它重建纳粹帝国。于是,一场恶战便在阴惨、神秘、恐怖而又机智、果决的气氛中展开,将国际各派政治势力及美、英、德、巴西、智利等国的谍报组织都卷了进去。诺勒在斗争中脱胎换骨,虽然他一度受到蒙蔽和利用并陷入色情诱惑的泥潭,但终于在美丽女郎贺尔汀的帮助和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分清了敌我,拿起了武器。他正直善良的灵魂是令人钦佩的,他的结局尤其震撼人心。《狼穴巨款》有着揪人肺腑的艺术魅力。全书四十余章,章章扣人心弦。小说的主题思想亦十分严肃,对于帮助读者认识战争势力的残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大有裨益。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姆
本书取材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一个生活安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却突然抛妻弃子,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这本书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的思考,关于南太平洋小岛风情的描写也引人向往。该书可与高更绘画作品对照阅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小说家。《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得·费恩历险记》已成了青少年必读的名著,其中的幽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短篇名作,更能体现作者把握世态人情的机敏。马克·吐温最擅长制造幽默,他用一种错位的感觉来审视世间的荒唐,透过令人啼笑皆非的叙述来达到抨击的目的,因而其作品中处处弥漫着关注现实的批判精神。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本书是作者199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共6篇,均富有趣味,可读性强。如《电视人》写几个像根据正常人缩小复印出来的小人“电视人”大模大样闯私宅、闯公司的故事。《我们时代的民间传说》写一个在恋爱问题上“理智”得古怪的女孩,她爱上了她的男同学,却不肯和他结婚,理由是按“世间的一般潮流”,女人应该“和年长几岁的人结婚”。同时,她却和他预约了婚后的幽会,理由是“以处女结婚,婚后再无须处女了”。结果,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他却再也热不起来了。《眠》写一个已婚女子整整失眠了一个月,她却品尝到了失眠的快意,因为“人生扩大至了三分之一”。本书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各篇无不出人意表,想落天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皮耶尔·勒迈特
即便死亡,也不能让我遗忘。◆ 一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残酷史诗◆ 法语文学至高荣誉——2013龚古尔奖作品◆ 被译成20多种文字,仅法语版销量已破100万册◆ 同名电影火热拍摄中,将于2017年内上映爱德华,我的战友、亲人、伴侣和同谋,如果我们无法对抗世界的邪恶,那就各自死去,天上再见。——————————英勇的士兵从战场归来,国家和人民却遗忘了他们;军官甘当懦夫和逃兵,却平步青云,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身负重伤又一贫如洗的战士,决定策划一场波及整个法国的巨大骗局,这是对世界的报复,更是对命运的还击。皮耶尔·勒迈特《天上再见》中强烈的情绪、十足的清晰感以及天才般的原创性,打破了以往所谓“杰作”的陈旧模式……感人至深,令人愤懑,同时又充满智慧,无比炫目。——《时代周刊》一部关于战后法国的精湛史诗,让我们得知,有多少成功、多少资本的积累,都建立在伤痕累累的废墟上。——《世界报》时而敦厚,时而尖酸刻薄,时而如哲学家般振聋发聩,时而像诗人般蕴含诗意,但自始至终不拖泥带水地准确。——易智言(台湾文艺片导演)勒迈特先生的犯罪小说写作功力,在《天上再见》的情节编织和悬念设置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怀有那么多秘密,本书颇值得玩味的地方之一就是——看作者何时安排他们放飞自我。——《纽约时报》一部前所未见的小说,叙事灵动活跃、曲折离奇,行文罕见地融会贯通。你一定会喜欢《天上再见》,它紧张刺激,节奏强烈,令人屏息,对法国1918年至1920年间的细腻观察,既尖酸讽刺又娱乐性十足,既滑稽可笑又发人深省。伟大的艺术作品。——《费加罗杂志》《天上再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充分研究后写出来的,这个故事的重大价值体现在它的历史真实性上,战场和医院的场景,处处都传达着勒迈特对意象的精确掌控。——《科克斯书评》
最近更新 2019-12-06
作者 :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
1933年,在尼加拉瓜的小城莱昂,连续发生了三人暴卒事件,当局为此展开一系列法庭调查、取证、审讯和辩护工作。英俊潇洒的进步律师卡斯塔涅达被无端指控为杀人凶手,身陷囹吾,备受折磨,最终死于当局预设下的圈套之中。本书结束时,案件仍一团乱麻,但其影响从三十年代延续至八十年代。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聪明的你,读完本书后也许会找到答案。
最近更新 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