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萨拉·斯姆卡
她,一个17岁女孩。她是那个对每件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发表意见的人。她是那个不管是物理还是哲学都能得满分的人。她是那个因为演了《哈姆雷特》里的欧菲利亚触怒了两位老师,可其他人都被感动得流泪的人。她是那个从来都不参加学校的任何集体活动的人。她喜欢有氧格斗、冰泳、跑步和逛美术馆。她是那个从来都是一个人吃饭,却从来都不显得孤独的人。她是另外一副拼图游戏中的一块,在这副拼图中没有属于她的位置,可是她似乎又好像可以被放进任何位置。她一点都不像其他人,可是她又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当众人眼中神秘而酷极了的她,不小心卷入一连串危险事件,她该怎么面对生命中最大的危机,和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疼痛?……本系列共3本,《红如鲜血》、《纯如白雪》和《暗如黑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莎伦·古斯金
小说基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某些人生来仿佛带着一些他人的记忆。吉姆·塔克一直以来专注于搜集相关的信息,并编纂进了一本叫做《轮回转世》的研究著作中。这种奇事发生在了小说主人公珍妮的身上,她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的儿子诺亚生来仍旧残存着另一段记忆,这让珍妮烦恼不已,同时也引起了安德逊博士的注意。他们根据诺亚模糊的记忆,追踪到了另一个家庭的故事,原来,诺亚的前世在这个家庭中遭到残忍的谋害,他临死的不甘伴随着轮回来到了下一世。在珍妮和安德逊博士已经其他人的帮助下,他们完成了诺亚前世未竟的夙愿。
最近更新 2021-10-05
作者 : 莉莎·克莱佩
裴莎莎在乡间木屋的庇护之下,用文字创造梦想。可是好奇心把这个端庄、有教养的淑女带出她安全的窝,走进柯瑞克那充满危险的世界。英俊粗犷的柯瑞克来自贫民窟,却变成伦敦最有名的赌博俱乐部的老板——其间的奋斗,让瑞克富可敌国,但他的个性却也愈加刚硬、多疑。而今责任迫使他允许纯真的莎莎走进他的世界。但在笼罩着阴影、财富来源千变万化中,连端庄、古板的“乡下老鼠”也可以被改变成令人屏息的尤物;而激情的力量和爱的承诺可以撼动一个充满戒心的赌徒……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姆
本书取材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一个生活安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却突然抛妻弃子,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这本书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的思考,关于南太平洋小岛风情的描写也引人向往。该书可与高更绘画作品对照阅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本书是作者199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共6篇,均富有趣味,可读性强。如《电视人》写几个像根据正常人缩小复印出来的小人“电视人”大模大样闯私宅、闯公司的故事。《我们时代的民间传说》写一个在恋爱问题上“理智”得古怪的女孩,她爱上了她的男同学,却不肯和他结婚,理由是按“世间的一般潮流”,女人应该“和年长几岁的人结婚”。同时,她却和他预约了婚后的幽会,理由是“以处女结婚,婚后再无须处女了”。结果,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他却再也热不起来了。《眠》写一个已婚女子整整失眠了一个月,她却品尝到了失眠的快意,因为“人生扩大至了三分之一”。本书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各篇无不出人意表,想落天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皮耶尔·勒迈特
即便死亡,也不能让我遗忘。◆ 一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残酷史诗◆ 法语文学至高荣誉——2013龚古尔奖作品◆ 被译成20多种文字,仅法语版销量已破100万册◆ 同名电影火热拍摄中,将于2017年内上映爱德华,我的战友、亲人、伴侣和同谋,如果我们无法对抗世界的邪恶,那就各自死去,天上再见。——————————英勇的士兵从战场归来,国家和人民却遗忘了他们;军官甘当懦夫和逃兵,却平步青云,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身负重伤又一贫如洗的战士,决定策划一场波及整个法国的巨大骗局,这是对世界的报复,更是对命运的还击。皮耶尔·勒迈特《天上再见》中强烈的情绪、十足的清晰感以及天才般的原创性,打破了以往所谓“杰作”的陈旧模式……感人至深,令人愤懑,同时又充满智慧,无比炫目。——《时代周刊》一部关于战后法国的精湛史诗,让我们得知,有多少成功、多少资本的积累,都建立在伤痕累累的废墟上。——《世界报》时而敦厚,时而尖酸刻薄,时而如哲学家般振聋发聩,时而像诗人般蕴含诗意,但自始至终不拖泥带水地准确。——易智言(台湾文艺片导演)勒迈特先生的犯罪小说写作功力,在《天上再见》的情节编织和悬念设置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怀有那么多秘密,本书颇值得玩味的地方之一就是——看作者何时安排他们放飞自我。——《纽约时报》一部前所未见的小说,叙事灵动活跃、曲折离奇,行文罕见地融会贯通。你一定会喜欢《天上再见》,它紧张刺激,节奏强烈,令人屏息,对法国1918年至1920年间的细腻观察,既尖酸讽刺又娱乐性十足,既滑稽可笑又发人深省。伟大的艺术作品。——《费加罗杂志》《天上再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充分研究后写出来的,这个故事的重大价值体现在它的历史真实性上,战场和医院的场景,处处都传达着勒迈特对意象的精确掌控。——《科克斯书评》
最近更新 2019-12-06
作者 : 渡边淳一
这部小说如果能够促成人们对医疗过失的反省,并为杜绝此类事故而敲响警钟的话,那无疑将是一大幸事。——渡边淳一【渡边淳一最刻骨铭心的医情小说】【一针下去,一个家庭从此支离破碎】【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在世界上每个地方,也可能发生在你我每个人身上】【不要等到一切都无可挽 回时,一个人痛苦流泪……】福士高伸过着普通人最理想的那种生活:大女儿容子有一个称心如意的未婚夫,即将迎来婚礼;二女儿香织刚刚大学毕业,等待着翻开人生的新篇章;小儿子达彦还在念大学,享受着怒放的青春;自己的事业也顺风顺水,与爱妻相濡以沫二十多年,家庭已成为最让他感到放松、踏实、温馨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妻子病重住院,麻醉医师一次偶然的失误,一针下去,高伸的人生从此脱轨,他的世界不再完整,而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不可挽回的剧变……
最近更新 2021-07-10
作者 : 西村寿行
检察官雾岛三郎在宫城监狱执行死囚的监斩任务时,听到了犯人小山荣太郎被执行死刑时的喊冤叫声;于此同时,在狱中服刑的日本暴力集团小头目荒井健司意外发现喊冤者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深感震惊,发誓要严惩这伙暴徒……荒井健司在出狱后,并没有陷入情欲的爱海中,复仇的烈焰灼烧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单枪匹马地展开了顽强的调查,谁料想,他三次身陷被诬陷杀人的残酷现实中……雾岛三郎运用着高超的法律调查手段,透过黑社会纹身这一特有现象,展开层层推理,将杀人魔鬼的真实面目逐一揭开……小说悬念环生,读来起伏跌宕,惊险恐怖。同时是一部剖析人的本能的书,堪称硬派小说的绝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罗伯特·洛德朗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罗伯特·洛德朗的《狼穴巨款》问世之后,半年之内便连续再版九次,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随即畅销于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小说围绕着一笔巨款的归属和使用,浓笔重彩地描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杀。主人公诺勒本是一位诚实本分的建筑设计师,自从他突然被指定为一笔巨款的主要经手人之后,立即就陷入了蒙骗、恐吓、暗杀、追捕和色情诱惑的重围。诺勒的对手是一名代号叫“鸩鸟”的新纳粹分子,这个杀人魔为了实现他的复辟梦想,不惜亲手杀死他的母亲和姐夫,杀死从小就与他发生了乱伦关系的亲姐姐,杀死许许多多妨碍他的人。诺勒和“鸩鸟”都力图取得那笔巨款的支配权,前者要将它用于和平正义的事业,后者则想靠着它重建纳粹帝国。于是,一场恶战便在阴惨、神秘、恐怖而又机智、果决的气氛中展开,将国际各派政治势力及美、英、德、巴西、智利等国的谍报组织都卷了进去。诺勒在斗争中脱胎换骨,虽然他一度受到蒙蔽和利用并陷入色情诱惑的泥潭,但终于在美丽女郎贺尔汀的帮助和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分清了敌我,拿起了武器。他正直善良的灵魂是令人钦佩的,他的结局尤其震撼人心。《狼穴巨款》有着揪人肺腑的艺术魅力。全书四十余章,章章扣人心弦。小说的主题思想亦十分严肃,对于帮助读者认识战争势力的残暴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大有裨益。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利安·巴恩斯
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一本真正聪明又令人宽慰的书连续半年稳居多国畅销榜单入选23家主流媒体年度好书《纽约时报书评》:巴恩斯是艾米斯—麦克尤恩—希金斯同代作家中,在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当记忆欺骗了你,谁才能解读你的人生?陆建德长文导读 深度解读记忆之谜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克劳利
◆《西方正典》推荐作品,哈罗德·布鲁姆称之为“被遗忘的经典”◆美国艺术文学院奖、世界奇幻终身成就奖得主约翰·克劳利代表作◆科幻小说俱乐部“50年50部最佳幻想小说”时光缓慢坠落,一个大家族走过循环的道路和季节,前往他方,留下这部贮藏着旧日灵光的史诗。《他方世界》以空间为核心元素,建构出一个与精灵有牵绊的美国大家族的秘密往事:七代人居住在一栋偌大的房子里,在时光变迁中静待故事终结、前往他方的日子。在精灵的主宰下,隔阂、欲望、失落、蒙蔽贯穿于家族史当中,但与此抗衡的是义无反顾、生生不息的爱。全书布局宛如精美复杂的建筑,多重立面隐藏其中,随着认知角度的变换而徐徐展开。它像怀旧、感伤的爱情故事,又像原始自然力量与当代人类文明对抗的隐喻,是预言般的反乌托邦小说,也可能是蓄意模糊虚构与真实界限的元小说……作者隐晦地承袭了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有关精灵的文学艺术传统,又摒弃其芜杂荒诞的形态,结成这部借他者反观人类自身的上乘之作。《他方世界》是一部重要的美国小说,足以媲美《百年孤独》和纳博科夫的《阿达》。——《波士顿评论》《他方世界》和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一样神奇,仿佛浑然天成……约翰·克劳利的文笔瑰丽恢弘,在世的英语作者当中,能与之比肩的文体家屈指可数,且多半是诗人。小说家里,唯有菲利普·罗斯一贯保持克劳利那样的水准。——哈罗德·布鲁姆这本书,难以言传:是耀眼的疯狂,还是宜人的清明,抑或兼而有之。应该告诉每个进入本书世界的人:你离开时的大小会跟进来时不一样。——厄休拉·勒奎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莎拉·杜楠特
《纽约时报》畅销小说: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娓娓道来的自白书,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本书的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群星闪耀,奇才辈出。物欲横流,宗教极端。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这部小说便是这位修女的自白书。一个追求艺术与自由的女孩遭遇了不幸的婚姻――丈夫是个恋童者,而自己的哥哥正是这个娈童。女孩本来就是统治者美第奇的私生女,而她自己的女儿又是她所钟爱的画家的私生女……书名借喻的是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戴维·默莱尔
公司的两个合伙人势同水火,都打算干掉对方,却发现他们雇佣的杀手竟然是同一个人,一个刚毕业不久、苦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并且层层加码,最终为自己找到了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工作。一个穷困潦倒的三流作家在旧货商店里买了一台丑陋的打字机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畅销书作者,名声和财富滚滚而来。所有的秘密都在那台打字机里。但是有一天,正当他准备写他许诺的下一部作品时,打字机坏了。没有任何一台别的打字机能代替。他必须找到当初制造这台打字机的人。高中橄榄球队有一个奇怪的规矩:每次比赛前,教练总是要训斥球员们,把他们贬低得一钱不值,然后让他们抚摸一个古怪的男人雕像。队员们称之为“胡言乱语”。奇怪的是,每次“胡言乱语”之后,球队总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每一个赛季里,他们总会在一场比赛中输得很惨,因为赛前教练没有让他们触摸雕像。他们的胜败真的和雕像有关吗?警察局长接受了一位朋友的遗赠,一幢山间别墅。在别墅里,他居然看到了在一场意外事故中死去的妻儿的幻影。从此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别墅成了他的另一个家,他精神的寄托。不幸的是,那位朋友的妹妹把局长告上了法庭,想从他手中抢夺别墅。她怎么会明白别墅对于警察局长的意义?律师告诉局长,可可能会输掉这场官司,而局长去无法离开那幢别墅,他不能和妻子分开。本书是戴维·默莱尔精彩短篇小说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小川糸
★2018年日本书店大奖重磅推荐!★日本全国700多家书店店员投票选出的很想卖的书!★日本疗愈系代表作家小川糸 ,用手写信串联起人生的美妙。★《山茶文具店》续篇,系列畅销40万册。雨宫鸠子作为第十一代传人继承了山茶文具店,为客人传递藏在心中无法言说的话语。眼睛看不见的少年写给母亲的信、去世的丈夫写给妻子的信、失去幼子的父母写给亲友的信……鸠子始终用最复杂却也最真挚的方式帮助客人解开心中所惑。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努力让故事变得 完满。收录日文原版精美书信,传递手写的温度与感动。
最近更新 2021-06-14
作者 : 瓦·格罗斯曼
逝去的人,活着的人,苦难并没有结束……● 理解极权社会起源的必读之书!● 一部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 欧美公认“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卫报》《世界报》《纽约客》《观察家》《纽约时报》等全球媒体一致赞誉。● 梁文道极力推荐:“这是我做读书节目十几年来,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豆瓣9.7超高分评价,我们将“看到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建立起一个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看到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如何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为捍卫自己剩余的良心而作的斗争”。1961年2月14日,苏联当局派克格勃闯入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住宅,“逮捕”了一份小说书稿。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判定它“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这就是《生存与命运》,后来的人们称它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这部以卫国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中,格罗斯曼用托尔斯泰式的宏大格局和契诃夫式的动人笔触,一方面叙述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另一方面讲述普通人尤其是沙波什尼科夫一家的遭遇,全景展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生活。这是一整个时代的写照,一本极权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20世纪最黑暗年代的心灵史诗。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前线的城市废墟到后方的科学实验室,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斯大林的古拉格,关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存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格罗斯曼细腻而专注地书写无情战争的真实画面、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个人对暴力的艰难反抗,通过众多人物在战争和极权双重碾压之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那块土地满载的失落与悲怆,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希望。格罗斯曼是“苏联社会的第一个自由之声”,是极其罕见地兼具自由精神和道德勇气的作家。他直视苏联社会的灵魂深处,见证苦难,见证人性,见证希望,完成了很多苏联作家竭尽全力却没有取得的成就。他对社会现实的拷问,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对历史、道德和政治自由而深邃的思索,依然沉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内心——面对毁灭社会、摧残和消灭许许多多社会其他成员的极端之恶,我们该如何捍卫人性中的善良和是非感?这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大的遗珠之憾,更是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思考是危险的,不思考往往更加危险。为了将20世纪人们已经遭受的苦难留在历史中、永远不要再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读读这本书。
最近更新 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