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时,全国大专院校哲学公共课的统一教材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它同时也是我们哲学系的主要教材。区别只在于,我们必须在这本书上花费多得多的时间,除了书上的内容外,还得听取教员搜集来的对它们的烦琐的诠释。我们在北大只上了两年课,而这本书是两个学年的主课,第一年上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年上历史唯物主义。这本书的基本框架来自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的一节,标题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再添加上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中的一些内容,如此编写而成。哲学的观念由两条原则确定。第一条是恩格斯说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据此把古今一切哲学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第二条是列宁说的哲学的党性原则,由此进一步宣布,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革命阶级,唯心主义代表落后反动阶级,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则代表最进步最革命的无产阶级,因而是哲学发展的顶点和终点。于是,哲学仅仅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学习哲学的唯一目的和全部价值仅是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反动阶级世界观进行斗争。很显然,由这个途径不但不能走进哲学中去,而且不能对哲学是什么获得一个概念。哲学原是对世界和人生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现在这种思考不但不受到鼓励,反而成了禁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丰富内涵被缩减成了一种阶级立场,一些不容置疑的教条。
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哲学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是非哲学性的。现在我竭力回忆,能够跟哲学挨上边的实在少得可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