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亨利·詹姆斯对于小说中叙事视角的发展具有卓越的贡献。他曾在为他的纽约版小说所写的序言里提出,在小说中,将视角局限于单一的“意识中心”,是完美形式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一主张成为小说叙事从传统的上帝视角转向限制性视角的重要拐点。亨利·詹姆斯用自己的作品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能在其中找到各式各样的限制性视角,体会到它们所带来的叙事魅力。
《一位女士的画像》创作于亨利·詹姆斯写作生涯的早期,那个时候,他的视角理论似乎还没有完备地建立起来。然而,这部使用上帝视角来叙事的小说,已经具备了明确的“意识中心”,为我们展现了亨利·詹姆斯向限制性视角转变的过程。小说围绕着一位跟随姨妈从美国来到英国的女孩伊莎贝尔展开,她先后拒绝了两位求婚者,表哥拉尔夫也对她疼爱有加,在其父亲杜歇公爵临终前,拉尔夫请求他将自己的一半遗产留给了伊莎贝尔。这份意外之财却给伊莎贝尔招来厄运,她在她所欣赏的梅尔夫人的诱导下,嫁给了不名一文的落魄画家奥斯蒙德。婚后不久,伊莎贝尔就发现她的丈夫虚伪而古板,并且试图扼杀她自主思考的能力,将她囚禁于无望的生活之中。随后,伊莎贝尔更是发现了丈夫与梅尔夫人的暧昧关系。但在小说结尾之处,伊莎贝尔并没有接受朋友们的建议,逃离婚姻,而是重返她和奥斯蒙德在罗马的家。她决定领受这份她自己选择的命运,无论是与之和解还是与之战斗,都是一种她早年所诚心诚意追求的“冒险”。
伊莎贝尔是这个故事的绝对中心,其他人物围绕在她的周围,或近或远地和她产生关联,在这部小说里,他们所唯一经营的“事业”就是对伊莎贝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他们都是映照出伊莎贝尔内心某个面向的镜子。但是亨利·詹姆斯没有使用伊莎贝尔的单一视角——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限制于伊莎贝尔的第三人称,他当然可以这么做,毕竟他主要的目的,是呈现伊莎贝尔丰饶的内心和宽广得几近无边的意识世界。然而亨利·詹姆斯使用的是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伊莎贝尔作为主视角,有时叙述会从她的视角移开,进入次要人物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一些伊莎贝尔无从知晓的事物。有两件对伊莎贝尔来说最重要的事,读者都是通过次要人物视角的引领所获知的:第一件事是拉尔夫在父亲弥留之际说服他将一半财产留给伊莎贝尔;另一件是梅尔夫人与奥斯蒙德见面,谋划让他通过娶伊莎贝尔获得其财富。这两桩次要人物谋划的事,读者从它们发生的时候就知道了,而伊莎贝尔却不知因由地接受了谋划的结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