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哲《漂泊与越境》
二十世纪东亚纷扰动荡,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错综复杂。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结束,台湾经过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重回中国怀抱。但台湾的收复只是世纪中期另一波东亚政治史的序曲。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以及国民党撤守台湾必须在更大的历史脉络里理解。从东西冷战到包括美军驻日,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个时代里的中国人——以及华人——如何找寻定位,因此成为艰难的挑战。所谓定位,不仅限于国籍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归属,也包括社会关系的重整,文化脉络的清理,以及自我主体的安顿。更重要的,因为时代动乱,许多人投入流亡、漂泊和跨境的境况,做出种种无奈或随机选择。这些选择不再能以简单政治论述归纳,而必须由识者以丰富的史料、有情的眼光做出细腻描述。
《漂泊与越境》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者黄英哲教授是旅日多年的知名学者,目前任教爱知大学。黄教授专治中日文学交流史,对战后台湾地区的文化转型尤其有精深研究。专书《“去日本化”,“再中国化”:一九四五——一九四七》堪称台湾史的第一本有关战后文化重建的专著。黄教授根据大量一手资料,探讨战后初期台湾行政部门对教育制度、国语政策、文化传播的种种措施,并思考因此产生的社会反应及政治后果。战后台湾夹处在殖民现代性、民族主义以及本土情怀之间,确是探讨后殖民现象的重要教材。
《“去日本化”,“再中国化”》从制度史面观察台湾地区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文化转型,《漂泊与越境》则更进一步,叩问置身其间的个人何去何从。当此之际,曾经奔赴祖国大陆的台湾子弟有了不如归去的感叹;三十年代的左翼同路者竟辗转来到这里;留日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岛上经历一场或去或留的斗争;有待遣返的日本人卑屈地为战后中日关系装点门面。这些文化人的经历有的惊心动魄,有的不堪闻问。他们以各种文本——自传或日记,小说、戏剧或杂志——留下珍贵记录。一个甲子之后读来,在在要让读者感叹世事多艰,个人生命的流离颠簸,纸上文章哪里可以道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