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接受史片论
在南北朝的文人眼中,陶渊明不过是一位有“高趣”的山人而绝不是一个有高才的诗人,尽管有少数人偏嗜并为之揄扬,但陶的诗文在这一历史时期仍然被冷落甚至被忽视。到唐代陶诗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将他与被南朝人公认为“元嘉之雄”的“谢客”并称“陶谢”。入宋以后,陶渊明才确立了自己作为大诗人的地位,陶诗受到了诗人们广泛的推尊乃至独尊,他不仅被说成是“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而且被认为是历代“诗人之冠冕”,他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甚至被推到了连“李杜诸人皆莫及”的高度。自此而后,虽然陶诗偶遭诗论家的异议,但他作为第一流大诗人的地位再也没有动摇过,一直到现当代他仍被公认为“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人间词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从诗艺这一角度断言:“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屈原低徊往复,想安顿而终没有得到安顿,他的情绪、想象和风格都带着浪漫艺术的崎岖突兀的气象;渊明则如秋潭日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杜甫还不免有意雕绘声色,锻炼字句,时有斧凿痕迹,甚至有笨拙到不很妥帖的句子;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与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炼,在陶公面前终是小巫见大巫。”本文不仅要描述陶渊明在接受史上“由冷落到推尊”这一身价的变化,更要揭示这一变化与陶渊明接受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动态关系。由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是一种历史意识的表现形式,陶渊明文本审美价值不断地被发现、确认和丰富,不仅表明这些文本具有超历史超时代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表明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不断地丰富、细腻和深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